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有何影响

问答 10677

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有何影响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六梗网
    小悟空
    专业问答知识小百科
    评论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重要的女人,是太宗打天下和坐天下最坚强的后盾。

    一、美满姻缘

    长孙氏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洛阳人,自幼相貌出众、聪慧过人,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长孙晟对小女儿特别钟爱。李家和长孙家关系一直就非常好。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孙氏青梅竹马。长孙氏同母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自幼也是好友。

    然而在长孙氏成长过程中,她却不断遭遇家庭不幸。首先是在仁寿四年,她的外祖父高劢被免官。高劢在当年因过度忧郁而去世,高家失去了朝廷中的依靠,只剩下大量资产。然后在大业五年,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去世。长孙氏、母亲高氏和同母哥哥长孙无忌被异母哥哥长孙安业赶出家门。高夫人不得不带着儿子和女儿回到娘家。次年,长孙氏的伯父长孙炽去世,长孙家自此衰落。

    就在九岁的长孙氏对生活深感绝望的时候,命运对她开始微笑。她的舅舅高士廉对长孙氏一家很是照顾。大业九年,高士廉为十三岁的外甥女准备好嫁妆,亲自到李渊家提亲。长孙晟在去世之前,深深为爱女的前途担忧,于是为其订下了婚约。长孙氏的伯父长孙炽对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很是推崇,对窦氏小小年纪就能劝说舅舅北周武帝改变对突厥公主的态度印象深刻,于是就让弟弟前往李渊家提亲。由于门当户对,这门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李家是否会悔婚实在是个未知数。值得庆幸的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个很讲信用的人,马上就表示当立即迎娶长孙氏。这样十三岁的长孙氏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儿时的玩伴成为小夫妻,两人欣喜不已。

    婚后小夫妻很是恩爱,长孙氏自此开始了和李世民心心相印的和美婚姻。他们形影不离,互相扶持,共创美好生活。

    李世民和长孙氏婚后不久,高士廉就被贬谪到岭南。他将大宅院出售,换成小宅院,所得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高家也衰落了,但是李世民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妻子的嫌弃,相反对其更加怜爱。在长孙氏家再次遭遇不幸的时候,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去世了。长孙氏对丈夫百般劝慰,至此成为李世民心中最重要的女人。

    二、晋阳起兵

    大业十一年,山西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李渊调任山西慰抚大使,成功镇压了多起起义。自幼对军事十分喜欢的李世民跟随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爱妻长孙氏自然跟随左右。

    大业十三年,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和长孙氏跟随到晋阳。长孙氏于是主持晋阳留守府的内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这年二月,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与突厥勾结,发动兵变,杀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自称天子。三月,刘武周进占汾阳。隋炀帝闻讯大怒,提李渊到江都治罪。情急之下,李世民提议造反,当时晋阳城中粮饷可支十年,李渊同意。长孙氏的族叔长孙顺德来到晋阳,投靠李世民,负责招兵买马。长孙氏对丈夫的行为全力支持。七月初四日,李渊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3万大军直指关中。十一月,李渊攻入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隋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渊嫡长子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嫡次子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国公。长孙氏成为秦国夫人。

    三、玄武门之变

    义宁二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唐,建元武德,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尚书令,长孙氏被册立为秦王妃。

    但是当时的唐朝也就长安一城,于是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南征北战,不断扩充地盘。武德元年,通过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唐朝在关中站稳脚跟。武德二年,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兼并山西。武德四年,李世民通过虎牢之战平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至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武德四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到处征战,封上党县公,成为天策府重要成员。长孙氏身体比较弱,嫁入李家多年未能生下子嗣,但这丝毫不影响夫妻感情。经过长时间的调养,长孙氏在武德二年、武德三年、武德四年一口气为李世民生下嫡长子李承乾、嫡次子李泰和嫡长女李丽质。这期间恰好是李世民为唐朝打下基业的时候,可见,长孙氏在丈夫四处征战时一直就守候在其身旁,积极在精神上给以支持。武德三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五年,李世民将长孙氏的堂侄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任命为李承乾王府功曹。武德三年,李泰被封为宜都王,次年,进封卫王。

    由于储位之争,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李渊为了维护宗法制,站在嫡长子一边。情势危急中,长孙王妃由幕后走到前台,玄武门政变前夜,长孙王妃亲自登台激励将士。

    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长孙王妃为皇太子妃。

    母仪天下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贞观,册立长孙氏为皇后。赠后父晟司空、齐献公。长孙皇后从此开始了自己母仪天下的岁月。

    长孙皇后对待李世民诸妃非常友善,对待诸妃所生子女视如己出。李世民对结发妻子感情非比寻常,对其所生子女特别偏爱。

    经唐太宗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史称贞观之治,这其中必然有长孙皇后的功劳。

    唐太宗令画圣阎立本在凌烟阁中画出功臣画像,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曾积极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唐太宗即位后,封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齐国公。唐太宗本想册封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但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坚决推辞。长孙皇后熟读史书,对外戚专权防范很严。

    排名第三的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李世民建立文学馆时,杜如晦为十八学士之首。他是玄武门之变的两大谋划者之一。唐太宗即位,杜如晦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贞观四年,长孙皇后生下嫡次女城阳公主,先嫁杜如晦之子杜荷,后嫁河东薛氏。

    排名第四的魏征本为李建成的属官。唐太宗即位,魏征为侍中,封郑国公,前后上谏两百多事,唐太宗都接纳。贞观五年,唐太宗为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筹备嫁妆,唐太宗对众臣说:“长乐公主为皇后所生,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们纷纷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然而魏征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长公主是长乐公主的姑姑。唐太宗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征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一次唐太宗下朝回宫,十分气愤,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唐太宗回答说:“魏征。”长孙皇后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唐太宗面前表示祝贺:“臣妾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臣妾怎能不祝贺呢!” 唐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之后更加重视魏征。

    排名第五的房玄龄是玄武门之变的两大谋划者之一。唐太宗即位,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为尚书左仆射,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进位司空。唐太宗将高阳公主嫁房玄龄次子,将弟弟荆王李元景之女嫁房玄龄三子。一次,房玄龄因过错被遣回家,长孙皇后便对唐太宗说:“玄龄侍奉陛下时间久,为人小心谨慎,颇有奇谋秘计,他知道的事情从无泄露,如果不是有大的过错,希望陛下不要放弃这么好的一位大臣”。唐太宗觉得有理,之后便再次重用了房玄龄。

    排名第六的高士廉为长孙皇后舅舅,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贞观五年,任吏部尚书,封许国公,奉命编撰《氏族志》,改封申国公,迁尚书右仆射。高士廉长子高履行娶唐太宗之女东阳公主,袭爵申国公,任户部尚书。

    作为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以仁德管理后宫,以直言劝诫皇帝。她生活简朴,对外戚严加约束。她还编撰《女则》。书中采集古代女子的得失事迹加以评论,显示出超高的文学修养。唐太宗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下令把《女则》印刷发行。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崩逝,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昭陵。唐太宗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2024-10-06 09:40:06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