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灵峰胜境典故
问答
9286
五台山灵峰胜境典故
-
小悟空专业问答知识小百科评论
五台山“灵峰胜境”,这四字是康熙所题,民间传说有个典故:时间是1694年,那时的康熙已经做了33年皇帝了。这个蓝底鎏金的匾额,就挂于菩萨顶的木牌楼上,沿着灵鹫峰拾阶而上,抬头便可见着。若是仔细看这四个字,还真能看出点“问题”,就在这“峰”字,康熙写成了“峯”。
那么,是康熙写错了么?
若是有这样的想法,只能证明自个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峯”和“峰”在现代汉语没有规范前,是通用的,至今还有地名在用这个字,如:河北就有个地名叫“喜峯口”;《红楼梦》里也提到一个山名“青埂峯”。而且,这种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互通的汉字比比皆是,如:群和羣、晰和晳、眦和眥、概和槩等。若是以后再看到一些不认识的字,用这种方法将字“重组”下,没准就是自己知道的。
但是,这在民间看来,深意就更大了,更何况,这“峯”下面还少了一横,这就是明显的“错字”,这是康熙故意写错的。当年,康熙借着五台山拜佛之名,暗中一直打探顺治的消息,他一路行至菩萨顶附近时,就看到一位气质不俗的僧人,康熙于是上前寒暄了几句,这位僧人就告诉康熙,他叫“八乂”。康熙下山后,心里就琢磨这“八乂”二字,突然间就明白了,这不是将“父”字拆开了么?
随后,他便面朝五台山方向跪下,叫了一声“皇阿玛”。
于是,他赶紧回去再寻,只是无法再遇见了。对此,这位皇帝的内心那是相当的失落,于是,在题字时,他就将这“峯”字,故意少写一横,意思就是说:“他和顺治父子缘浅,见面都不认识。”事实上呢,康熙就是一直这么写“峰”字的。书法爱好者应是有所体会,王羲之在《圣教序》写的两个“峯”,都是只有两横,康熙的书法受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影响,后者写的峯也多为两横。
2024-10-06 09: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