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竹子,每到一处若有竹子的身影,我是必定去看看的。我之所以喜欢竹子,在我看来,竹子有五大特点,每一个特点都寓意着做人的良好品质,这是我们人类需要好好学习和去做到的地方。
第一个特点:适应环境,立地扎根
竹子原产地在我国南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普遍对竹子这种植物的喜爱,各地都有大量的移植。现在,在大江南北十几个省份都有了竹子的身影,在北方成片成林的不在少数,其长势并不亚于江南的竹林。在北方的城市植物园和居民区也经常见到,竹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它的观赏范围。
适应性强这是生存的最基本能力,我们人类如果能像竹子,不管走到那里,都能立地扎根,不挑剔,没有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那么人的生存在地域上就扩大了无限空间。
我知道,我们许多人有适应不良症,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不是生理上水土不服,就是地域文化心理上的不服,不闹出点病来、不闹出点事来决不罢休。
竹子都不分南北了,人还分南北吗?常言说: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第二个特点:根须发达,吸收力强
竹子的根系很发达,短则数米,长则达十多米,基本是主根深入,须根密实,和四周的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需要的营养源源不断地吸收到每一根枝叶。
我们人类的营养来自两个部分,一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饮食,二是丰富内心世界的文化。
人类的文明史多达上万年,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的文化遗产,一个人即便是皓首穷经能吸收到大脑的也不过一二。这就要求我们探求的触角要多一处,远一些,深一些,能做到深达远伸,这的生命力才更强。
我们许多人的文化根须非常单一,这是专业化教育的结果,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没有范围的,当你太偏于一个方面,即便是唾手可得的营养也会白白浪费。
在吸收力上,我们要好好地学学竹子,根须多一些,触角多一些,把能学到的东西入心入脑,这样的人生才谈得上丰盈。
第三个特点:群生群长,疏密有度
竹子的繁殖力极强,栽活一棵竹子,数年后就会成片成林。
我们去竹林看看,你会发现,有的地方很密,有的地方稀疏,但都不影响风的通透,不影响阳光的照射。老竹子不影响新竹子的生长,新竹子不高于老竹子的长度,保持了竹林的整齐性。
人和竹子有许多相似性,单打独斗很难存活,但群体之间矛盾重重,关系之间盘根错节,相互伤害的时候多,相互让利的情况少,使得每一个人都活的很累。不用说透风透光,透气都很难。
竹子活在群体里,人活在关系里。竹子的群体是抱团成长,人的关系是相互伤害。由于这个原因,竹林里每一根竹子都人成才,人的群体里只有少数人成才。
群体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要向竹子学习。
第四个特点:内空外坚,宁劈不折
竹子是虚空的,但主干是坚硬的。竹子因虚空减轻了自身的重量,因坚硬经得起风吹雨打。竹子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宁劈不折,你可以劈开我,但我决不会折断,这是竹子的风骨和韧力。
我们人类几乎做不到这一点。学一点东西就感到满满的,有一点成绩就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但一遇到挫折就东倒西歪,不用说风骨了,连皮筋都没有,活的就像个“巨婴”。遇到大的困难不是唉声叹气,就是要死要活。有的人就像是豆芽菜,见不得风,见不得光,更经不起打击了。
竹子的内空外坚,宁劈不折的精神,我们极少人能做到。
第五个特点:守节固本,挺拔不弯
竹子的高度是一年长成的,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高达数米乃至十多米而挺拔不弯,其秘密在于竹子有节。竹节起到了固本守元的作用,起到了恢复弹性的作用。
其实人生也有节,也像竹子是一节一节长成的。如年龄段的划分:幼儿、顽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教育阶段的划分: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等。有一个节成长不好会影响整个人生。
人生还有一个伤害性的节,叫情结,具有阴影性质。这个结有两大作用:作为阴影是伤害性质的,如早年受过贫穷,可能一辈子都怕穷,这情况可能转化为贪婪、吝啬的性格。作为一种骨气形成一种气节,会转化为一种力量能够独当一面,造福一方。
竹子有竹节,人生有情结,都是好东西。竹子因有节而挺拔不弯,人生因有气节而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