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最后的独白

英国病人最后的独白(英国病人勇敢去爱)(1)

作者:金晶

来源:《清风苑》2021年4月刊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创作的小说。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意大利一处废弃建筑里,四个有故事之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景中,却无法享受和平与安宁。品读此书时,读者会感受到一种神秘、一股激情。作者将读者引入另一个世界,并清晰揭示这个世界与我们自身之间的关系。

1939 年,德国闪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本书的创作背景正是二战末期。战争的本质是掠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沟壑与矛盾异常尖锐。“你叫什么?你来自什么地方?”这些似乎变成了关乎存亡的问题。

时局动荡,生死未知,个体如蝼蚁般渺小。贵族、医护、小偷、工兵四种不同身份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偏安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面一处废弃建筑中,他们在倾诉和对谈中揭开一个个谜团,并且相互依偎取暖、救赎创伤。

本书文笔细腻,坚硬与柔软兼具。细细品读,“英国病人”这个称谓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英国”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主人公——匈牙利探险家奥尔马希的标签,“病”则是指当时那个世界失去了秩序。奥尔马希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爱人凯瑟琳,不得不向英军求救,但因为姓氏有德国味而被拘捕。

奥尔马希设法逃脱后与德国合作,用非洲地形图换来德军汽油。他驾驶着英国飞机,却遭误会被德军击落。全身烧伤的奥尔马希,被阿拉伯贝都因人救起,之后随盟军部队在意大利乡间转移。他的医疗卡上赫然写着——英国病人。

凯瑟琳最终撒手人寰。她在弥留之际留言:“我们虽死,但却饱含着爱与经历。”

动乱年代,讨论爱情和自由是件奢侈的事情。可曾经为之向往过、努力过、拥有过,那一瞬间的美好,会化为永恒,留在自己心中,也留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

奥尔马希最憎恶标签。在他看来,一个人最可贵的便是真实,哪怕缺点和优点一样显著,那也因为“真”而显得有血有肉、生机勃勃。

学识渊博、英俊帅气、谈吐优雅,这是奥尔马希;全身烧伤、面目全非、奄奄一息,被猜测是英国人、德国人、外星人,同样也是奥尔马希。无论是烧伤前的奥尔马希,还是烧伤后的,他都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希望的等待追寻。

书中有一些细节,非常动人。比如照顾奥尔马希的战地护士将剥好的李子肉一点点喂到他嘴里,在缓缓咀嚼后,奥尔马希微弱的味觉有了一丝触动。他张开满是疤痕的嘴唇说 :“很有李子味的李子。”李子虽然微小,但它促使身处痛苦中的人再用力走下去,提醒他正和世界一同活着。

可以说,《英国病人》呈现了爱情的悲壮唯美,更体现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

在太多条条框框的统治下,人容易被异化,成为被贴标签、扮演各种角色的机器。然而,每个个体都是独立而伟大的存在,这份独特性无关于头衔、身份、家世、名望、容貌等。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值得被珍惜、被善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个人越是反抗命运枷锁,就越显得强大。《英国病人》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挣脱世俗的枷锁、卸下沉重的负担,探究本真。

金庸曾表示:“人生就是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奥尔马希也是如此,跟随心的方向前行,守护心灵一方绿洲。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肆意痛快生活,书写一个真实而无悔的人生。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com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