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葡萄的基本知识
1、基本知识
葡萄是栽培历史极其悠久的果树,别名有:蒲陶、蒲桃、草龙珠、贝紫樱桃。在5000—7000年前,葡萄就广泛分布于中亚细亚、南高加索、叙利亚和埃及等地。15至19世纪,葡萄栽培又发展到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栽培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是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从当时的大宛国引入的。
目前我国葡萄有600多种,巨峰(紫褐)、红富士(红紫)、玫瑰香(黑紫)、白香蕉(黄绿)、金后(黄绿)等都是人们熟悉的优良品种。
葡萄是多年生攀缘植物。它的茎习惯称为蔓,自地面到分枝一段为主蔓,依次为分蔓、侧蔓、结果蔓和新梢。新梢上生有卷须(卷须太弱,一般不画)。葡萄叶子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柄较长,有趋光性,因而可以使每个叶寄芑竦免照。叶?至5裂,通常为5裂,叶片上密布叶脉。叶脉分为主脉、附脉、支脉和网状脉。主脉长度和脉间角度决定叶子形状(一般只画主、附叶脉)。葡萄叶片颜色为绿色或深绿色,秋天变为黄色、红色或褐红色。果实的颜色,由于品种的不同和季节的变换,或偏红、绿或发蓝、紫色。
葡萄与人们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贵、吉祥,绿色象征着生命和春天。它的累累硕果更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以葡萄为题材的国画作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2.工具
笔:画写意葡萄常用的毛笔是大白云兼毫笔。这种笔既有弹性又可含较多的水分,便于表现。大兰竹为狼毫笔,吸水量少,笔毫较硬,适于画枝干用。羊毫提笔含水量大,可以用来画葡萄叶子。
墨:墨分油烟、松烟两种,画葡萄用油烟墨。油烟墨以质细、色黑、带蓝紫色光泽、胶轻者为上品。作画的墨是用墨锭在石砚中磨出的。磨墨要慢不要快,宁磨浓不可淡。现在一般用的书画墨汁作画很方便,如果用墨汁加一半水再用墨锭磨浓用之更佳。
纸:写意画用生宣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皮纸有半生半熟的特点,在皮纸上作画不便留笔痕,画出的葡萄之间易渗化,水气大,有朦朦胧胧的感觉,别有特色。元书纸为黄色小张纸,一般用来习字,其实用元书纸作画效果甚佳。它既有皮纸特点,又有纸本身的底色,特别适于画中用粉(白色)的作品(见图)。这些纸都可以用来画葡萄,只要熟悉和掌握了纸性就能够画出满意的作品来。
颜色:中国画颜料分透明的植物质(花青、藤黄、曙红、胭脂等)和不透明的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石黄、赭石等)两类,石青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头青深,四青浅。石绿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头绿深,四绿浅。此外还有金粉和银粉,加胶使用。目前商店里卖的有些锡管颜色,其中花青、赭石颜色较粗,而且花青容易褪色,质量较差,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选择。
第二章写意葡萄的画法
1.紫葡萄
紫色是用红色和蓝色调配成的。曙红、胭脂与花青、酞青蓝可以调成不同的紫色。由于画面的需要,所画葡萄的紫颜色要有所差别,因此可以用不同的红色和蓝色以及它们的比例多少来控制。曙红和花青可以调出偏暖的紫颜色,胭脂和酞青蓝可以调出偏冷的紫颜色,胭脂和花青可以调出较深的紫颜色,牡丹红与曙红相近与蓝相调可以呈现出比较艳丽的紫色。这样调配出的紫色可以有多种,从而使画出来的葡萄颜色丰富多彩。画紫葡萄至少需要调出深浅两种不同的紫颜色来(画深颜色紫葡萄,也可以先用毛笔蘸墨,再用笔尖蘸紫色来表现)。
汁绿色是用藤黄、花青加少许二绿、朱瞟调成,似葱心黄绿色,此色正是紫葡萄本身含有的绿颜色(在画绿葡萄时也需要用汁绿色)。其中各色的调配要适量,藤黄太多偏黄无绿感,花青太多偏蓝绿。汁绿加朱瞟是为了使汁绿颜色稳而不燥,但是多则会使绿色发黑、发暗。加石质颜色的二绿可以使画面的葡萄有霜感。总之,调配颜色的方法有多种,需要灵活掌握,使画面既有变化又趋于统一(见图)。
画法:画面上的一整串葡萄可以分为若干小组。一般分为三、五组,每组六、七枚葡萄。每一枚葡萄的画法,是将大白云笔在笔洗中蘸湿,笔中的水挤干,然后用笔尖蘸紫色在色盘中调至毛笔中部,此时毛笔上的紫色为笔尖深、笔根浅。再用笔尖蘸汁绿色少许,在色盘中调至汁绿与紫有过渡。此时毛笔上的颜色变化应为:绿——绿紫——紫——淡紫。最后将调好色的毛笔用笔尖蘸吸清水,在色盘中微调,使笔尖的水吸入毛笔,但是不可破坏毛笔上已调好颜色的顺序。如果觉得笔尖清水不够,可以再次用笔尖蘸清水。这一调色过程是画出葡萄立体感和丰富色彩的关键,比实际画葡萄的过程更为重要。
作画时用左右两笔画成一枚完整的葡萄。左一笔细短,用笔锋画,右一笔宽长,用笔锋和笔腹画,画成半圆形。由于笔尖有清水而且含有汁绿,画出的葡萄应该是左上部明亮泛绿色,右下部灰暗呈紫色,彼此形成了极强的明暗立体感和微妙的色彩变化。葡萄的形状可以画圆形,也可以画成长圆形,每枚的大小要有些变化。用此方法画的葡萄亮部已含有高光,所以不必留出或再点高光。高光太强则像玻璃球,反而会破坏葡萄应有的质感(见图)。
葡萄生有果脐。果脐位置长在葡萄下方的正中,在写生观察时,果脐并不明显,画时有所夸张。画果脐可用深紫色在已画的葡萄七成干时点圆点。为了表现透视关系,一串葡萄中靠左的葡萄果脐点在左侧,靠右则点在右侧,下方的点在下面。背面的葡萄只见枝不见脐,画时用调有深浅颜色的笔一笔画出。
葡萄的小枝用调有深浅的绿色,用书法中的起笔、收笔的方法,以中锋写出。在枝与枝相交处用笔要粗壮,要笔笔送到。葡萄串上的小枝虽然不多,但是最见笔,要注意画好。葡萄的小枝较软,果实较重,所以葡萄在生长成熟时下垂着。小枝左右两侧葡萄的多少,重心要考虑周到(见图)。
一串葡萄中的一组有两三枚浅的,画时笔中水分要多些,各枚葡萄之间的位置要有错落,避免形成直线。可在浅葡萄的一侧,画中间色和深颜色。虽深色葡萄的用色量大,但笔中仍然需要含有一定的水分。每枚葡萄之间的空隙要用比葡萄稍重的颜色充填。葡萄珠相临或空隙间要填上色,颜色相接而渗化是正常的,要有浑然一体的感觉。如此完成一串葡萄中的一组,这样的三、五组合在一起便组成一串。在一幅画中要注意葡萄的虚实,要近实远虚。虚的葡萄颜色浅淡而且不需要有很强的立体感。葡萄小枝、果脐不可画得太清楚。有时在半干时罩染一遍淡石青(石绿)水,既可画虚推远又可将颜色统一。
整串葡萄中,特别是边缘,一定有被遮挡而只能看到半个的葡萄,也应该画出来。整串葡萄的外形应有错落,有变化,有密集,也有松散。要避免形成左右对称,或有规则的几何形。用浓重颜色画的葡萄托裱时颜色容易脱落,可以在重颜色葡萄周围画一些浅色葡萄,即使托裱落色也对画面影响不大(见图)
2.绿葡萄
生活中常见的绿葡萄品种很多,绿中泛黄,晶莹可爱。画绿葡萄要调配两种绿色。在紫葡萄调色中所调的汁绿,可作为其中的一种浅绿使用。另外再调一种深绿色(即用藤黄、花青、朱瞟、头绿,以花青为主调配成的绿色,调配绿色详见紫葡萄中调配汁绿的方法),用小碟将朱瞟加水调匀后备用。然后参照画紫葡萄的方法画出深、浅绿色的葡萄来。
画法:绿葡萄的画法是用大白云笔蘸绿色在色盘中调色,使笔中有深浅变化,笔尖再蘸少量的朱瞟在色盘中调色,使笔中有绿——绿中含红的过渡色——淡红。因为绿色是由黄和蓝调出的,如果调入红即为红、黄、蓝三原色相加,成为黑色。因此在调配绿葡萄颜色时不可将红与绿全部调匀,调匀则变黑发暗。在笔上有绿中含红的颜色调出后,笔尖蘸清水(调色的方法、画法及分组成串的方法与画紫葡萄相同),在浅绿葡萄一侧的深绿色葡萄,用已调好的深绿色表现,也可以用笔先蘸墨后,笔尖蘸绿色再蘸朱瞟、清水来画深颜色绿葡萄。葡萄珠上的果脐用朱瞟或深绿色点出。点果脐的“点”用狼毫笔,笔在纸上要稍稍揉动,使之成为圆点。点的颜色要统一,深浅可以有变化。小枝用绿色笔尖蘸曙红或墨不必调均写出。
由于绿葡萄的深浅变化小 不如紫葡萄的紫色深浅反差大,所以绿葡萄效果的处理难于紫葡萄。但是如果认真研究,掌握其特点及表现规律也一定能画出妙趣来(见图)。
3.水墨葡萄
水墨葡萄的画法是用墨加水来表现的。画墨葡萄时要充分发挥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用水。水量的多少与墨和色的结合会产生无穷的变化。由于水墨在生宣纸上易渗化,因此要区别出葡萄及枝、叶的墨色,要比画紫、绿葡萄更有难度。所以,除了注重用水之外,同时还要注重用水墨来造型,只有二者兼顾,才能较好地表现水墨葡萄的韵味。
画水墨葡萄用大白云笔蘸墨色,先在色盘中调成笔尖深、笔腹浅的过渡色,再用笔尖吸少量清水,在色盘中调出笔上已有墨色的过渡色:浅——深——浅的墨色效果。在生宣纸上水墨比颜色更易渗化,因此在调配墨色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笔中的水分。调配墨色的过程,是画出具有立体感效果的至关重要的步骤,所以不但要注意在宣纸上用笔、用墨的练习,更要注意在调色盘上的调色练习。
用调好墨色的笔分左右两笔画出一枚葡萄。第一笔色浅,第二笔色重,如此一笔墨色可连续画三、五枚葡萄。后面葡萄的墨色深于前面葡萄,画至笔上墨水用干再调新墨。一组中最亮几枚的一侧画较深的,如此几组连成一串。葡萄的小枝用有深浅的墨以中锋写出。待画出的葡萄八成干时,按着透视关系用墨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点葡萄的果脐,并将葡萄之间的空隙用稍重墨色填满。应注意尽量不要使后填的墨色渗到葡萄上,以免影响造型。
用墨汁画墨葡萄易渗化,难以控制,影响造型而且墨色灰暗,效果欠佳,最好还是磨墨作画(见图)。
4.勾线葡萄
勾线葡萄的画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葡萄的轮廓上采用勾线的造型方法予以表现,按照葡萄的结构用淡墨两笔勾出葡萄轮廓。整串葡萄要大小错落,用笔松动,然后用小枝串起,等墨色干后着淡绿或淡紫色。着色时,不要将葡萄颜色填满,或有意将颜色溢出轮廓线外,这样能使画成的葡萄用笔用色活泼随意。另外也可以按照紫、绿葡萄的画法画出葡萄,其颜色要浓重,而后在葡萄珠的外轮廓上勾金线,金线用白描勾线方法勾出,线要勾得严谨、见笔。枝叶画成重彩,整幅作品满构图,呈现出色彩艳丽的重彩画的浓郁装饰效果。勾线葡萄或松动飘逸,或浓重艳丽,是很受人们喜爰的(图一)。
5.用胶矾水画葡萄
用胶矾水作画,在生宣纸上墨色更易渗化,参入胶矾的色、墨会外展,画出的物体如冰似玉(一些冰雪山水的作品就是用胶矾水画的)。
画法:在色、墨中直接调入胶矾水画叶子,在蘸有色、墨的笔上再蘸胶矾水画葡萄。笔上水分不要过多,因为水分太多,葡萄的造型难以把握。使用胶矾水画葡萄,有不死不僵、水墨淋漓的韵味(图二)。
6.葡萄枝叶的画法
枝干的画法:葡萄为多年生木本、藤蔓类果树。有老干也有新枝。木本枝干因是多年生,表皮粗且多有皱,生长弯曲而少折,因此表现时可以用墨或赭墨。墨色要有浓淡干湿变化,特别注意要以书法笔意入画。用蘸有浓淡不均墨、色的长锋笔中锋画曲线。
叶子的画法:葡萄叶子呈掌状,三至五出(有三个叶尖和五个叶尖组成的掌形叶片)。叶根部内凹生有较长的叶柄,自叶柄到叶尖生有主叶筋,主叶筋两侧生附叶筋。不同品种葡萄的叶子大小、颜色略有不同。叶子有正、侧、仰、背的各种姿态。因为很多时候不能将叶子的五个叶尖全部看到,所以表现叶子时要将叶子正、侧、仰、背各种姿态表现出来,同时也要将叶子的远近虚实表现出来。画叶子用提笔侧锋,一笔自左至右将整片叶子画成。背叶(反叶)色浅,正叶色重。正反都能看到的侧面叶,先画折起的几笔淡墨,然后再画几笔重墨。在叶根部画叶柄,当叶子七成干时,用狼毫笔由叶柄至叶尖以中锋写出主、附叶筋。主叶筋线略粗,附叶筋在主叶筋两侧交错画出,要注意附叶筋左右不可相对。
为了区分葡萄与叶子,叶子的墨色要浅于或重于葡萄。紫葡萄和绿葡萄的叶子可以用墨来表现,也可以用颜色来表现。通常用的颜色有墨绿色、花青色、赭墨色、石青加墨色或石绿加墨色。画各种颜色的叶子,笔尖上都可以蘸少许曙红以丰富颜色变化。叶筋用相同的重色或墨勾出。蓝、青、绿色叶子用曙红勾叶筋也很别致。小幅作品力求笔精墨妙,大幅作品应注意整体表现,局部变化不可过大,否则会有杂乱不整的感觉(见图)。
第三章工笔葡萄画法
1.用笔:工笔葡萄的勾线,宜用细而长的勾线笔(传统用的衣纹、叶筋笔也可以)。画时用中锋,笔和宣纸成垂直角度,画出圆而有力、粗细自如的线条。用中锋一定要“挫腕”,笔才能垂直于纸面,短线运肘,长线运肩,即以肘或肩为圆心,以臂为半径,可以画出所想画的长短线条,一言以蔽之,叫做“死笔挫腕运肘运肩”。把稿子铺在所画的矾纸或绢的下面,底下要衬一张白纸。用长锋勾线笔(或衣纹、叶筋笔)蘸极淡的淡墨先把形勾出来,要求形准而不求其线条流畅,然后把稿子取出放在一旁,勾好的淡墨线能够看清即可(此墨线不能太明显,不然上面再勾线,此线消失不了则显乱),然后在淡墨线上勾出画面上所需要的深、浅墨线来。这样勾线不必受造型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可以集中精神用全部力量勾线。
勾线要注意笔墨结合形象,墨色在勾线中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或主次虚实而异。勾线要用写字的用笔方法,要领会一个“写”字,不要死描,要一笔一画地勾,“如锥画沙”,力透纸背。笔墨要饱满,不可有飞白线条,用笔的力度和速度都要均匀。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长短,要结合描绘对象的特点。勾叶子的线应该略加粗壮些,勾葡萄树的老干,则用狼毫笔,最好是用秃了的旧笔,枯毫渴墨画飞白线条,用笔要圆而有顿挫,所谓“树无寸直”,藤蔓植物更是如此。画转弯处要圆而不可出棱角,尽力表现出树干的圆浑苍老感。
2.着色:工笔葡萄要在墨线里口着色,填色时不要压轮廓线。淡彩先用浓淡墨色勾好稿子,然后进行染色。先染叶子后染葡萄,先染正面后染反面,最后再画树干和嫩枝,由深到浅主动自由。
染叶子,先将花青膏用温水泡开,或用袋装色加水调匀,把上边的漂子倒在小杯里,此漂子加上藤黄即成草绿,用来罩染叶面用,因为胶大色彩匀润好看。漂子下面的花青渣子打叶子底色最好,因为它胶少色稍粗些,打好底色后罩染面色时不会动。正面画绿叶用花青打底色,先画暗面藏在底下的叶子。一片叶子分成两半染,由叶根处向叶梢逐渐晕开,在朝阳面留出一道叶筋(又叫水线),除染出固有色的自身浓淡外,还要画出被遮掩的暗面色度,然后再画上边的叶子。这样由深到浅,可以主动自由掌握,倘先染上边的叶子就容易染过头,深了改浅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尽量先从最深的暗面染起。上述过程就是第一道工序——分染。第二道工序就是统染,即用花青罩染一遍底色。第三道工序就是在底色干后再罩色。一棵植物的叶子要有统一的颜色,如画绿色叶子要在底色上用花青加藤黄配出草绿罩染。
画嫩枝和反面叶子染法一样,提色时要有阳面,把枝子画圆。画木本,先用墨皴出阴阳面来,然后根据所画的不同部分的颜色,用赭石加花青上色。
染葡萄:枝干和叶子都染完后再染葡萄。这样一来可保持画面清洁,二来对深浅冷暖色度较易掌握,并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葡萄上。着色要先分染重色葡萄,后分染浅色葡萄,染到立体感充分表现出来,再罩染、统染。整串葡萄完成后,在葡萄珠的轮廓上勾勒一遍,如画重彩也可以勾金线。
(1)分染法:是用墨或色的一种逐渐过渡的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体面关系,是给下一步染色打基础。分染是按物体结构,从凹处背光部分由深而浅地向凸起受光部分进行的。
(2)统染法:即统一大片的分染。用此法分出葡萄与叶子之间大的层次关系。
(3)烘染法:是用一只蘸有墨色的笔,着在需要浓重的部分,随后以另一只含有清水的笔(这支笔宜用羊毫)向需要浅的部分润开,使墨或色随笔的走向由深而浅,逐渐消失,或与另外颜色相接触,很像烘焦的痕迹,所以叫“烘染”。练习时应注意染得匀、细、干净、透亮,润开时下笔轻些,用力要匀。一般最好都向一个方向行笔,不要来回揉擦。在生宣纸上要得到烘染的效果,需先把淡色或无色部分用清水刷湿,然后用墨或色向这块湿处画去,就自然衔接起来,也可形成由深渐浅的效果。这是水墨(色)相接的方法。
(4)接染法:是趁前层颜色未干,用另一种颜色衔接起来,而没有显著生硬的痕迹。接染用羊毫笔比较好。注意笔与笔相接处笔顺要力求一致,不要有横有竖,有正有斜。接染并不是完全不能见笔,有些地方如细到一点笔痕不见,也会显得平软无力。有一种在生宣纸上大片染时避免出现散乱的笔痕、水渍的方法,就是在调好的墨水里略加一点胶水。这样确能染匀,不过效果是平板滞浊的,所以一般不用此法。
(5)罩染法:是用墨或色罩在已染过的墨色上,又称“通染”,是整体加染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统一色调把分散的部分连接起来,但要求统一中不伤原有的笔墨效果。罩染不宜太厚或太薄,要有透明感。
(6)重彩着染:国画重彩是用浓重的颜色,其中多是石色着染。重彩的染法要层次多,色薄而均匀。着染时用笔顺着葡萄的结构或叶的方向染,第一遍干后再染第二遍,为了用水晕而下面的色不动,则需要上矾水加固。
一、两遍染不够时,要进行多次晕染,即所谓“三矾九染”。染色和上矾水要反复进行几次,直至效果满意为止。重彩有一定的装饰风格,但刻板不生动。用重彩和淡彩结合比较活泼生动。重淡彩结合画叶,正面叶子先用花青打底色,分染和统染各一遍,在纸背后上用石绿作为托色。托色以色稍鲜艳为好,干后在纸正面的叶子上再上一层草绿色。局部用胭脂提染和勾筋(见图)。
泥金的用法:用干净的小红毛蘸上胶水,在金碗上掭下金来,笔上的金要饱满,勾出的金线才光亮。用完后,余下的金要出胶,即用热水把笔上的金和调和好的金冲开,倒去上边的水,下面的金就没有胶了。再用时重新加胶,这样能保持金的光泽。
3.版面材料:矾纸、生熟绢、泥金纸绢和扇面,虽然都属于熟性材料(生宣不刷胶矾,刷过胶矾的叫熟纸).使用时也各有差异。矾纸有薄厚多种,画工笔最好用较薄的,过稿既清楚又可在纸背托色。矾绢质地光滑不易漏色,勾线之前要用滑石粉干擦一遍,染色时要比在纸上用水多些,如染色过重了可以用笔洗。绢经得起洗刷不会起毛,但易漏矾,绢背后托色要注意不使矾绢漏矾、漏色。扇面作画可以用工笔,也可以用半工半写或写意的方法。扇面既光滑又有折叠的条格,上色时要顺着格条逐渐晕染,存在折缝中的色要用笔吸干,才能染匀。倘勾的线和写的字不称心,用水笔蘸纸烟灰轻轻地洗,可以洗干净。
笔与墨:工笔勾线的笔用叶筋、衣纹(狼毫)或长锋勾线笔(兼毫),小面积着色用大、中、小白云笔。大面积染色用羊毫提笔或排笔。工笔画用墨须用墨锭磨墨,墨汁在着染或托裱时容易脱落,所以不可用。
第四章整幅作品的处理
中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葡萄题材是花鸟画中的一种,画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来表现。
1.立意:绘画是造型艺术,要表现对象哪些方面,这是创作中的首要问题。经过酝酿思考确定主题,“意在笔先”,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认真观察和理解,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用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这时已不是自然物象的如实摹写,而是根据作者主观感受而进行艺术地再现,此时的“胸中之竹”已非眼中之竹,达到了精神上的飞跃和升华。花鸟画创作,可以凭主观想象和记忆作画。不看对象,“以神法道”是中国画创作的特点之一。
2.构图:即构成一幅画的章法,或称布局。要根据所画对象的立意,完美地进行经营位置和处理形象间相互关系。不论画幅大小,都要处理好宾主、虚实、聚散、疏密、参差、藏露等问题。宾主必须分明,主体的形象应着意刻画,不宜喧宾夺主,主次不分。至于虚实、疏密、聚散、参差、藏露等,都要求在不平衡中取得和谐,变化中求统一,散漫杂乱、平均对称都是不可取的。要全幅得势,多不厌满,少不嫌稀,密不通风,疏可走马。要注意整体色调,有轻重、浓淡,有层次、节奏,以求达到新颖完美的艺术效果。另外还要认真考虑题跋内容的长短和位置,以及印章的内容、大小、形状和印泥颜色的深浅,使之能够达到与画面互为补充,增强形式美感的作用。
3.配景:中国画以葡萄为主的题材,画面可以只画葡萄,也可以将葡萄占画面一部分或大部分.配以其它内容,使画面构图丰富、主题突出、寓意更加深刻。配景时要考虑到时间、季节、环境等因素。搭配对象要合理,并要注意物象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到画面中的主次虚实关系和颜色关系。画葡萄为主的题材,常画的配景有松鼠、麻雀、黄鹂、山雀、小鸡等。小幅作品可以画些草虫,以增加画面的生气。画这些内容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认真画好。葡萄是攀缘植物,所以将架葡萄的竹竿(葡萄架)也可以画进画面。葡萄的蔓是曲线,竹竿是直线,画面中会形成线的变化,也起到支撑画面的效果。将葡萄和其它水果放在果盘或果篮里,也是常用的题材内容。中国画的背景传统上应该是留白纸,如果将背景的白纸作成肌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配景。总之,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选择配景内容入画。
5.色调:在整幅葡萄的作品中要求色调统一。国画中的墨是最好的颜色,也是民族绘画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作品可以墨色为主,配以有颜色的葡萄,这样色调容易统一,也可以在整幅画中以颜色为主吸收西画的用色方法,但要注意作品应有主色调,要体现中国画的特点(图一)。
6.肌理:肌理在中国画中出现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是国画做肌理,首先应该考虑中国画的民族绘画特点。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要不断地研究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才能创作出饶有意趣的上乘作品。
(1)点矾法:将胶矾水喷、洒在已画完葡萄的生宣纸上,待干后再在宣纸上画枝叶。枝叶上会出现斑驳的浅色斑点,形成肌理。这种效果也可以用加水稀释后的熟豆浆喷洒,但要注意胶矾水或熟豆浆不可过浓,否则会成白色斑点与墨色没有呼应。此方法适用于各种墨、色,但石质颜色(石绿、石青、石黄、赭石、朱砂等)效果不明显。
(2)揉纸法:即将生宣纸无规律地折皱,然后将纸展开(不要展平),利用凸起的纸楞用毛笔侧锋做肌理。用这种方式着墨,也可以在墨上着色,但是应该将原有用笔用墨好的部分保留下来(图二)。
(3)冲墨法:在已画的墨色内(或在墨线一侧)溶入清水或含有大量水的颜色,墨色会滋出形成游移变幻的锯齿,形墨、色边痕。
第五章葡萄的写生
葡萄的实地写生要记录它的生长结构,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和它在风、晴、雨、露中的姿态。
写生要领:首先要选好入画的角度,然后再画。有的时候取仰视,有的时候可以取平视。要懂得人们的欣赏习惯。在写生之前要多看古今名作,学习他人的表现方法和构图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再到生活中去,结合实际观察,就会找到入画的角度和姿态了。写生时造型要求准确,要经得起推敲,但切忌用他人的框框去硬套生活。
写生要注意搜集素材和记录颜色:葡萄的一枝一叶、藤蔓、果实全都要认真地画下来,既能认识它的生长规律又做了造型练习。画缩小的各种大势,用速写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很多构图,结合其他素材,就可以创作出各种不同章法的作品来。在画时要记录颜色,可以用淡彩记录,也可以用文字记录。写生方法多种多样,多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这样搜集的素材是为创作做好了准备。其实,出色的线描写生也是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1.果实:画果实要画得累累压枝、水分充足(有沉重的感觉)比市面上出售的葡萄更鲜美,使人看后能引起食欲。买来的葡萄放在篮子里或瓷盘中可以用来写生,吃完葡萄后的小枝也要注意观察,了解它的生长结构。
写生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在下笔前要充分认识对象,加以研究,做到“迁想妙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凡画花鸟都要先认识它的生长规律,了解它的组织结构,才能做到“笔不妄下”,涉墨成趣。
2.枝干:要了解缠绕茎的藤本和攀缘茎的藤本的区别。缠绕茎顺序,枝条一般向上缠绕,方向不定,攀缘茎生长须蔓的葡萄依附在其他物体向上爬。植物有向阳性,所以枝头都向上,即使是压垂的枝头,头向上的才是活枝(见图)。
3.掌状叶:叶子正面向上,一般向内合。叶子和叶柄一般是—致向前伸,靠吸收阳光制造叶绿素供植物生长。要考虑到欣赏者的欣赏习惯,一般要看植物的前脸(即向阳面),所以在前面的要画正面。植物叶子的形态各式各样,各有特点,既是同一类型,又有许多差别。
葡萄属掌状形叶,由于葡萄的品种繁多,它们的叶子的大小、薄厚、残缺深浅、边缘的变化、叶筋的分布等,都各有不同,只有注意它们各自的特点,才不致公式化、概念化。
在写生时也要注意它们的质感特点,画叶子有春天嫩叶和夏天成熟叶的不同,要画出它们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姿态和颜色来。画新枝、叶梗要写出它似透明又内含水分的质感,要注意其内在的典型。植物有盛衰,有的是受气候影响,入画的一定要选择葡萄中最典型的、能代表其特点的美好的形象。
第六章临摹
除了要进行写生向大自然学习(师造化)外,临摹便成了学习绘画的主要手段。通过临摹学习到的表现方法,用到生活中去写生创作,采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可以创造出新的作品。
临摹分对临、摹临、背临三种:
1.对临:对临就是面对着原作临摹。没有原作,选择比较好的印刷复制品临摹也是可以的。印刷品印制时会缩小原作,临摹注意临成原大。临摹时,先用木炭条或铅笔在生宣纸上起稿,然后对稿临摹。工笔在白纸上起稿,然后把此稿放在矾绢和纸下进行勾染,力求形准。这种方法可以练习笔墨和造型,对初学者来说,虽然画面效果稍差,但能练出功夫来。一幅作品可反复临摹几次。
2.摹临:摹临主要学习勾线和染色的技法。摹本要临得尽量接近于临本,但这又和复制不一样。摹临虽说要忠实于原画精神,但不应把残缺破损、陈旧的原样做出,最好采用“还原法”,按照新的墨色临写。工笔画摹临的方法是用透明的纸蒙在临本上勾出来,然后铺在矾纸(或绢)底下进行勾线,再在线描稿上着色。写意画要将整幅画进行研究,每个局部练习后,整幅画一气呵成。用这种方法画出来可以接近于临本,效果比较好。缺点是不能练习造型和构图。
3.背临:背临是在对临、摹临的基础上,对临本认真背记,用笔默画出来。默背的方法临摹,适用于看画展。工笔画在画稿上用矾纸(或绢)进行勾染。此法只能临其大概,细节可省略。
临摹前要选择好范画,并对画面要仔细研究、细心观察,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该物象的,怎样进行提炼取舍概括集中的。只有把作品的表现方法弄明白,对它的构图、设色、立意进行分析,研究和推断作画的过程,心中有数后方能下笔临摹。临摹时先忠实于原作,全面临摹像了,然后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临完一幅之后,把临本和原本对比找差距,看哪些地方临得不好,反复进行临摹。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