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人教版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人教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蝙蝠和雷达一等奖教案)(1)

  •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捕捉,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的第1—3自然段,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特点。

  • 【教学流程】

    一、揭题。

    1.猜谜语: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睡觉夜间操劳,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师板书:蝙蝠
    2.出示蝙蝠课件

    简介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3.出示雷达课件

    同学们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雷达。师板书:雷达。

    简介雷达: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4.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课题却用一个“和”字将它们联系起来,师板书“和”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蝙蝠和雷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0分)
    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另外标出自然段。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习生字新词。课件出示词语。
    捕捉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A.抽生读词语,订正读音错误。(读到生字时,应出示生字的读音)
    B.全班齐读词语。
    C.解释“障碍物”的意思。随机板书:障碍物 (课件出示意思)
    D.相互提醒容易出错的字。(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红色的生字,哪些生字容易写错,请你帮同学们提醒一下。教师板书容易出错的字“揭、避、荧”学生跟着书空)
    E.课件出示容易写错的字,学生写字。(要求:身正,肩平,足安)
    过渡: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后,我想同学读课文一定也会畅通无阻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这里的填空。
    3.学生默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课件(6)出示:课文主要讲( )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 )在夜间探路的秘密,从中得到启发,给( )装上( ),解决了( )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理解蝙蝠夜间探路的原理。
    1.一只其貌不扬的蝙蝠究竟有何超强的本领呢?
    (1)抽生汇报。
    (2)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A.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说说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抓住“夜里”区别于“白天”,“还能捕捉”说明有特异功能;“无论……从来…… 即使……也能……”说明夜间飞行本领特别高超。)
    B.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蝙蝠吧!抽生练习说话。(蝙蝠,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飞行家。蝙蝠,要是你能开飞机就好了,乘客就不会担心有事故发生了。蝙蝠,我要是你就好了,停电的夜晚我也不用担心会被东西碰着。)
    C.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如此高超,同学们应该对它产生一种什么情感?(钦佩之情)请同学们带着钦佩的感情来朗读这句话,谁来试试?教师随机表扬。
    2.课件出示质疑:“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着科学家的足迹,去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探索科学的奥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4.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自然探索的兴趣,相机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蝙蝠的飞行原理以及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品味课文精炼准确的语言。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并学习了前面三个自然段,【课件示】谁能回忆课文内容,完成这一道填空题呢?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齐读)

    2、围绕这个主要内容,我们提出了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课件示问题】,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带着这些问题随着科学家一起去探究发现。

    二、复习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科学家的观察细致。

    【课件示: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上节课从第三自然段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让我们再一次把蝙蝠的灵巧读出来。

    过渡: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高超本领,引起了科学家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板书:提出问题】

    2、【出示】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么?请你来读,读出你心中的疑惑。

    三、学习4-6自然段,体会科学家缜密的探索过程。

    1、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又是怎样来研究的呢?【板书:研究问题】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4—6小节) 请同学们拿出预习纸,在预习时已经完成了这个表格【课件示表格】

    2、展示预习时所填表格。学生发言,订正表格。

    3、同位复述实验过程。

    4、教师小结: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只要改变试验方式,其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三次试验中,作者把哪一次写得特别具体?描写第一次试验时作者具体写了什么?【出示句子】理解“横七竖八”的意思,课文指什么?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蝙蝠的表现是怎样的?跟后面两次试验结果相同吗?

    师:后两次实验因为条件相同,结论也相同,只不过改变了试验方式,所以略写了,让人读来觉得十分精炼又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有详有略。

    5. 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课件示句子比较】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到此科学家并没有停止研究,而是继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蝙蝠的嘴和耳朵究竟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自然段,用“——”划出相关句子。

    生读有关句子。 看PPT演示,填空。 【师画示意图】

    2.师:蝙蝠飞行的秘密被科学家揭开了。那同学们想想科学家真的就只做了那三次试验吗?

    3.教师小结

    (1)【出示资料】:蝙蝠为什么能够在黑暗中自如地飞行呢?早在1793年,意大利的斯帕兰赞尼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对比实验。提出了在当时看似荒谬的结论:蝙蝠能用耳朵“看东西”。直到1938年,其中的奥秘才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格里菲恩揭开。他提出了“回声定位”的概念,从而解决了斯帕兰赞尼的“蝙蝠问题”。

    (2)生谈感受: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然而对于这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文中并没有做具体的叙述,只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请你将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出示比较句子】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师:你能从这两个词感受到什么?

    (4)教师小结

    (5)谁能读读这句话把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出来。 齐读

    (6)教师小结:虽然文中只用一句话带过,但我们通过这两个词语,却仿佛看到了他们研究过程的艰辛与付出。可见准确用词是多么重要呀!

    五、学习第8自然段。

    1.师:是呀,科学家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研究,把从蝙蝠身上获得的启示【板书:获得启示】运用到了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发明了雷达,造福于人类了。请同学们默读第8自然段,看看雷达是怎样工作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

    2.指名学生说说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学生边说,老师边【画示意图】。

    3.对比两个示意图,得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生完成课后第44页的填空题。

    【出示课件】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耳朵 )

    4.在我们和科学家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你发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

    六、课外延伸

    师: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生读书44页资料袋的内容。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

    蝙蝠和雷达人教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蝙蝠和雷达一等奖教案)(2)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