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铜市场

央广网铜陵9月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安徽铜陵,依矿建市,因铜而兴。铜产业是铜陵最有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如今,在铜陵不少涉铜企业的车间,机械手臂飞速运转,大屏上的生产数据实时跳动……铜产业正在发生“智变”。

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双闪”电解车间,每天早晨,车间副主任张彤伟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电解车间智能交互系统”进入“电解管理驾驶舱”,前一天“40万吨电解全系统生产指标”赫然跃入眼帘,A级铜率、电流密度、直流电单耗、残极率、短路率、库存、能源指标等一应俱全……

走进车间,剥片机组的机器人正在满负荷工作,一摞摞电解铜板经过机械臂高效快捷的剥离、打包,每天有1270吨电解铜走下生产线,它们将作为铜箔的原材料走向不同的精深加工车间。

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共获6次优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估共获2次优秀,城市转型工作3次获得国务院通报督查激励……一系列成绩的背后,这十年间,铜陵市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催生转型发展新动能。

优势产业能级升

作为全国第一大单体矿铜冶炼工厂,铜陵有色金冠铜业每年可处理铜精矿248万吨,阴极铜产能达60万吨。该公司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简称“双闪”)、奥炉 智能数控转炉 回转阳极炉冶炼(简称“奥炉”)等铜冶炼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铜陵铜市场(铜陵这十年不唯铜)(1)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电解铜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2021年开始,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双闪”电解车间通过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车间生产、安环管控水准,精准提升阴极铜品质。

张彤伟告诉记者,以往,生产系统指标实时分析、计算等由人工汇总处理,无法进行生产过程准确跟踪监测;采用人工检测短路,无法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不可避免地造成漏检率高,对电铜质量有一定影响;槽电压升高采用人工洒水解决,水量不可控,员工作业强度仍较大。

如今,智能交互系统实现了槽面自动洒水、极板短路自动检测、阴极铜粒子检测、人员定位、数字孪生及虚拟仿真、阴极铜全生命周期跟踪等独立子系统的集中控制。“通过交互系统这个大脑,车间海量数据采集分析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追溯、分析,能够清楚的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以及操作质量,一旦某个流程出现了偏差,能够更快的发现问题所在。”张彤伟说。

在厂区,记者还看到,无人运输车载着铜阳极板和电解铜穿梭而行,这是国内铜冶炼行业首家室外重载无人运输车。过去电解车间每年40余万吨电解铜,都是由人工叉车一摞摞地从机组上叉运到500米外的电铜库房。叉车穿梭倒运、马不停蹄,繁忙的同时带来是安全隐患。AGV无人运输车的运行,彻底解决了人工叉车倒运电铜的历史,并解决叉车尾气排放的环保问题。

铜陵铜市场(铜陵这十年不唯铜)(2)

国内铜冶炼行业首家室外重载无人运输车正在进行电解铜运输(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电解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以来,金冠铜业阴极铜生产劳动效率大幅提升,生产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提升,其中槽时利用率0.8%以上,电解生产能源利用率提升15%,电解阴极铜产能提升5%。

铜陵市按照全产业链思维,探索加快涉铜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涉铜产业迈向中高端。2021年,铜陵电解铜产量达1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0.5%,较2012年增长近20万吨;铜材产品产量达144.1万吨,较2012年翻了一番。

除了智慧化工厂外,铜陵有色金冠铜业还通过工艺技术改造,不仅大幅降低硫酸系统的综合能耗,还实现能源净输出,打造绿色能源工厂。今年7月,双闪厂区硫酸综合能耗为每吨酸-3.61千克标准煤,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负值。这也意味着双闪厂区硫酸工序每生产一吨硫酸产品的同时,将对外产出相当于3.61千克标准煤的能量,实现了从原始的用能工序向供能工序的转变。

“不唯铜、超越铜”

十年来,铜陵市在“抓住铜、延伸铜”的同时,“不唯铜、超越铜”。铜陵市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基础和配套,提出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个首位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半导体配套及增值服务、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产业、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

在位于铜陵经开区的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晶体生长车间内,记者看到,一块刚刚长成的直径150mm、厚度23mm的圆形晶锭经过切割、研磨、抛光、清洗等一系列工序后,将形成若干个直径150mm、厚度约0.35mm的晶片。

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片在电动汽车、5G通信、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视作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有群介绍,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上硅所得碳化硅晶体制备与晶圆片加工成套技术方案,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SiC单晶衬底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量产技术对解决我国芯片“卡脖子”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企业与中欣晶圆、中芯国际、合肥力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碳化硅晶6英寸25万片,年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

铜陵是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基地、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也是《安徽省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一核一弧”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上半年,铜陵半导体产业9家核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3.5%。半导体产业45家核心及关联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33%。

铜陵还将纵深推进产业链长制招商,探索布局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造,着力引进功率器件、智能识别等半导体模组制造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具有铜陵特色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圈。

“‘十四五’时期,是铜陵转型跨越、奋力崛起的关键期。铜陵将继续强化新兴产业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双支撑’,奋力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跃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质量创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铜陵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郜贻明在接受采访时说。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