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恩泽
一个寻常的冬日清晨,杨远9岁的儿子杨莫离奇消失在居民楼楼道里……凭借紧张刺激的楼道失踪案剧情以及对社会人性多面的刻画,近日收官的悬疑剧《消失的孩子》再次掀起一场悬疑热。
《消失的孩子》由高分推理小说改编,于剧情中增加了孩子们的视角,以交错重叠的悬疑线和生活向的叙事手法展现普通家庭的众生百态,引发观众对于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独居女性等社会议题的多重拷问。
01
三起案件,四组家庭,开启“剧本杀”式解谜
孩子是谁?为什么凭空消失?在哪里消失?《消失的孩子》从一件失踪案开始,牵扯出神秘人和关键时间、空间的种种交集。整体的故事线索没有惊险刺激的巷道追逐,也没有铺设波谲云诡的明暗争斗,而是在家庭邻里的生活场景中完成了叙述。
冬至清晨,九岁的儿子杨莫在自家楼道里离奇失踪,打破了青岚园小区401住户杨远与妻子陶芳原本平静的生活,而一切竟然与自己的邻居们脱不开干系。“超龄儿童”袁午沾染上赌博恶习,在面对父亲的猝然离世后选择藏匿尸体以骗取退休金。袁午的房东林楚萍是位单身独居女性,却在某天夜晚被一个闯入卧室的陌生人侵犯,留下的心理阴影让她难以释怀。302住户许恩怀与杨远一家来往紧密,而自己与父亲许安正虽相依为命却各有秘密,间隙横生。
《消失的孩子》以杨莫失踪为主线,连结着袁午和林楚萍另外两条线索。细看一栋楼里的三起案件,杨莫案是孩子神秘的“消失”,林楚萍案是罪犯神秘地“出现”,袁午案则是让父亲尸体在房子内“隐身”,三起案件相互交织,四组家庭藕断丝连,最终引出这栋楼的秘密。故事中,每个人的经历如同波澜不惊的湖面荡起的阵阵涟漪,各自的轨迹交叉重叠构成一场攸关人性善恶的生活大戏。
《消失的孩子》延续了原著《海葵》的故事框架,以类似剧本杀的形式将悬念与人物紧密结合。调查伊始,没有人全然无辜,所有人都存在作案动机,只有当关键证据浮出水面后才能够将案件的来龙去脉拼凑完整。杨莫失踪案的疑点重重,真相扑朔迷离,即使是最信任的父母也不能完全排除嫌疑,杨莫父母的婚姻危机让观众不得不怀疑故意藏匿孩子的可能性,特别是发现杨远偷买车票准备带儿子回老家的时候。警察张叶自带“显微镜”,像剧本杀玩家一样展开一轮轮搜证,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排除嫌疑人,揪出幕后真凶。
02
第一视角独白,完成一场爱的救赎
除了设置悬念,《消失的孩子》尤其注重人物的情感关联,完整揭示他们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增强每位角色的现实感。具体到影视化改编上,剧中通过来回交叉的时间线交待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主线人物的第一视切换和内心独白,依次塑造出人物各自鲜明的性格特质和人物关系。
《消失的孩子》每集以一位角色的自述开始,借助不同的视角拼凑杨莫失踪前后的时间“拼图”,看似零散的场外信息一点点地将关键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互相影响和命运交汇的关系网络。
袁午本是数学满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却不幸患上神经官能症,而且赌博成瘾,导致自己妻离子散、穷困潦倒,只能成为依靠父亲退休金的“啃老族”。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只会用一个错缔造更多的错。如此阴暗的生活将整部剧的悬疑氛围拉满,不由得让人猜想袁午的作案嫌疑。然而,与老板娘的交谈让他醒悟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看到杨莫的天真又让他回忆起小时候与父母的幸福时光,周围人有意或无意的温暖向他给予了自我拯救的力量,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房东林楚萍的心灵创伤同样在爱的关怀下逐渐愈合,与同事吴骏的关系从怀疑到信任、携手同行,自己也从柔弱怯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勇敢者。
大量情感铺垫使《消失的孩子》不止步于悬疑,而是更加贴近生活,以细腻和走心的演技捕捉观众,在立住杨远、袁午、林楚萍等角色人设的同时,也增加了各自行为转变的合理性。
03
折射原生家庭、亲子关系议题,引发现实拷问
“鸡娃”、溺爱、性侵、中年焦虑……《消失的孩子》将当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融入悬疑剧情。杨莫失踪、袁午骗取退休金以及林楚萍深夜遇袭这三条线索承载着对原生家庭、亲子关系、自我审视等现实语境的思考。杨莫、许恩怀、袁午,成长于三个不同的家庭,却都与幸福无关。观众们像拿着望远镜审视着剧中每个人的生活困局,或满地鸡毛,或痛苦无奈,无论能否从中共鸣,也总会延伸出自己的体悟。
杨莫的父母杨远与陶芳不仅疲于生计和家庭,还总是因为孩子的教育方式争吵不休,甚至濒临离婚边缘。患上多动症的杨莫想要养宠物、退出兴趣班、外出旅行,都被父母所忽视,一切愿望不过是希望得到家人的关爱;住在楼下的女孩许恩怀品学兼优,父亲许安正同样忙于工作,缺席了自己的成长。单亲家庭的她尤其羡慕杨莫一家的吵吵闹闹,不像自己总是一个人清冷地坐在楼道里;从小到大由父母打理一切的袁午则是陷于溺爱中的“巨婴”,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很难与其他成年人一样融入社会。几组家庭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涉及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尤其呼应社会现实,能够引发观众广泛的思考。主创团队特意寻找了真实的老旧小区,经过多处细节设计增添几分生活质感。杨远家紧凑杂乱的烟火气与许恩怀家空荡整洁的陈设也形成鲜明的环境对比,衬出两家完全不同的日常状态和内心缩影。
作为一部12集的短剧,《消失的孩子》清晰地布局了多条线索和悬念、多组人物和家庭以及彼此的情感勾连,成功回答了“孩子是怎么消失的”这一关键疑点。在贴近生活的悬疑叙事背后,也通过各色人物的塑造传递出对家庭教育、中年困局、弱势群体等社会议题的拷问,于众多同类型悬疑剧作中独显真实力量和社会价值。
来源:广电业内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