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Hu & W. C. Cheng):裸子植物柏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长1.8-2.5厘米,有长柄;种鳞木质,盾形,每种鳞具5~9种子,种子扁平,周围具窄翅。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水杉喜光。生长良好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大致为12~20℃, 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左右的 华北地区,干旱季节如能及时灌溉,也能正常生长。水杉在原产地主要分布在河滩冲积土及由 侏罗纪沙岩发育的山地 黄壤和 紫色土上。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须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尤喜湿润,对 土壤水分不足的反应非常敏感。在地下水位过高,长期滞水的低 湿地,也生长不良。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在含盐量0.2%的轻盐碱地上能正常生长。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绿化,公园等美化环境优良树种。
生长迅速是水杉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原产地,树高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10~15年,在50年以前一般均能保持在60~80厘米左右。 胸径生长在20年以后增长较快,一般保持在1.3~1.6厘米左右,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20~25年,80~100年以后趋于缓慢。开始结实的年龄较晚,虽早期能出现 雌球花,但 雄球花一般要到20年后才能正常形成,40~60年大量结实,迄100年而不衰,仍可产生出高质量的种子。2~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种子千粒重1.75~2.28克,每千克约43~56万粒;有胚率很低,发芽率仅 5~10%。
种植方法
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18~25℃,宜在春季土温达到12℃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量0.75~1.50千克。
产量: 1年生苗高可达40厘米,地径0.8厘米以上,在生长较好的情况下,苗高可达70~100厘米。
扦插:扦插育苗是加速繁殖水杉的有效途径。一般在春季用发育健壮的 1年生成熟枝进行 硬枝扦插,插穗长10~14厘米,每亩扦插2~3万株。用幼龄母树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夏插是在初夏用带叶嫩枝扦插,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当年可以成苗的优点,但由于气温高,插后要加强水分管理。此外,也可在初秋可半成熟枝的梢端进行扦插,此时 冬芽已形成,插后当年不再萌发新枝,而是完成生根、冬芽发育和苗干木质化的过程,翌春移植后培育成苗。
种植密度:由于水杉生长迅速,主干通直,顶端优势较强,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可采用 2×3米的株行距,每亩110株。到10~15年时进行第一次间伐。单行栽植可采用2米株距。造林 苗木以2年生的移植苗为好,苗高1~1.5米,地径2~3厘米。
从晚秋到初春均可栽植,但以冬末为最好。
病害: 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赤枯病在9~10月间为害叶部,使叶片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时落叶,可每周用淇护(代森锰锌、多菌灵)400-500倍液喷洒 1次,共3~4次。害虫主要有 大袋蛾为害叶及嫩枝梢,水杉色 卷蛾的幼虫为害叶部,可用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施。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