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转自某报(报刊名轶失)“四面八方”专栏第13期刊登的报告文学《“江水英”的过去和现在——记著名京剧演员李炳淑》,作者薛晓雁,原文载于1992年B期上海《主人》杂志。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毛泽东约见李炳淑毛主席谈告诉李炳淑:《龙江颂》的电影和电视转播他一共看了5次。并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5亿农民,你为5亿农民演了一出好戏,我表示感谢。
公元1972年,京剧现代戏《龙江颂》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城乡放映。作为新诞生的一部样板戏,"江水英"的形象及名字很快风靡了大江南北,概括该剧主题的"龙江风格"一词也在报刊上频频亮相,并被人们到处引用,几乎成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严肃而崇高的专用名词的同义词。
而作为这部戏的主演﹣﹣江水英的扮演者李炳淑,竟也意想不到地获得了连当时最走红的一些样板戏演员也享受不着的殊荣﹣﹣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单独约见。
那是这一年的夏天,李炳淑被引到中南海那间著名的书房,除了一位女机要秘书,谈话就在一部数十人参加演出的大戏中的主演与一个拥有7亿人大国的最高领袖之间进行。
毛主席谈到了《龙江颂》,谈到了京剧传统戏及其推陈出新。他告诉李炳淑:《龙江颂》的电影和电视转播他一共看了5次。并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5亿农民,你为5亿农民演了一出好戏,我表示感谢。最后,还与李炳淑一起吃了一顿炸酱面。
毛主席当着曾希圣以及俞振飞、言慧珠、李炳淑等人的面表示:小李可以留在上海,因为上海更有利于这个人才的培养。
其实,毛主席与李炳淑并非初交。早在60年代,毛主席就常常看她的戏,并在李炳淑还是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学生时,就亲自作出过一项决定这位今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的决定。
李炳淑本是安徽宿县人,少年时考入宿县京剧团学戏。因人才出众,在195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保送到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青衣班学戏。
当时上海戏校的校长是俞振飞,副校长是言慧珠,他们都十分赏识李炳淑。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也看出李炳淑前途无量,均有意将她留在上海。但当时的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竟为此事将官司打到了毛主席那儿。
那是1960年,在上海锦江饭店,李炳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主席当着曾希圣以及俞振飞、言慧珠、李炳淑等人的面表示:小李可以留在上海,因为上海更有利于这个人才的培养。
第一页12345下一页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