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外语电影进入中国后一定要取一个中文名,但两岸三地的翻译方法是不同的。举个例子,你知道《天神下凡》《潜行凶间》《标杀令》分别是哪个导演拍摄的电影吗?
今天我就来对比分析一下两岸三地的外语片译名。有哪些译名和内容完全脱节?有哪些译名一看就是偷懒套模板?有哪些译名污到不忍直视?有哪些译名剑走偏锋只有本地人能看懂?
2009年年底,我的室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反应跟王境泽差不多,“宝莱坞?全是尬唱尬跳烂片。我就算无聊死,死外面去,也不会看印度电影。”
后来,“真香定律”果然应验了。在女神的陪伴下,我美滋滋地看完了。还在豆瓣上写下了几千字的影评,并向身边的所有朋友安利了一遍。
但是,这部青春励志片真的和宝莱坞没有半毛钱,片中主人公从来没有提到宝莱坞。我就想问片名翻译员,语文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小学老师没有跟你说过,文不对题只能得零分吗?
不仅中国大陆,对面的湾湾也会搞这种文不对题的翻译。比如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湾湾把它翻译成《刺激1995》。这里的“1995”到底代表什么含义?难道是纪念1995年在台湾上映吗?
不过,在电影引进史上,“文不对题”毕竟是少数。但是偷懒套模板却是年年都有,数都数不过来。
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引进了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Toy Story》。然后有个天才翻译者,给这部电影取名为“玩具总动员”,听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也符合欢乐喜剧的特性。海报上的广告文案也写得很好:创意新妙,艺术性突破“侏罗纪”;想象奇特,可看性超越“狮子王”。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