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

十年前,一部小成本电影在国内上映。

它的档期夹在主旋律大片《建国伟业》和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之间。

可想而知,票房惨淡,仅有区区五百多万,算上其它成本和票房分账,这部电影可以说亏得底掉。

但它却凭借口碑发酵,在十年间不断被人提及,在2010到2012年间拿到了海内外多个电影奖项。

戴锦华称这部电影是那个时期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吴晓波则专门写了篇文章向这部电影的主创致意。

它讲述了90年代末的一群下岗工人,在废弃工厂内制造了一架钢琴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钢的琴》

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1)

1.工人的挽歌

《钢的琴》看上去像是一出荒诞喜剧。

一群工人被迫下岗之后,生活困窘,妻离子散,却还嫌弃民营工作“磕碜”,不愿为了谋生“解放思想”,竟要请愿保留工厂烟囱,一起为了挽留陈桂林的女儿去造一架钢琴。

这种不切实际的举动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似乎完全无法想象,甚至可笑,荒谬。

就像一个中年程序员突然跑去说相声一样不可理喻,当然,除非他说成了相声界太子郭麒麟的搭档。

而这群普通下岗工人,他们是90年代末东北工人的真实写照。这些人大多数是50后或60后,大半辈子都在工厂里工作,有着一手基础的工业技能。

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2)

他们思想淳朴,服从安排,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嵌入在国家的工业机器之中。他们是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信仰,乃至生命都献给了工厂和国家。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为国家整体的经济转型和自身经营效益不佳,大量曾创造出巨大财富和价值的工厂倒闭,还在坚持的工厂也要裁掉一大批工人。

在世纪之交的前夜,下岗潮瞬间席卷了整个东北,无数的工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铁饭碗,那些他们最亲切的工厂也人去楼空,只剩下东北大地上一副副锈迹斑斑的厂房躯壳。

《钢的琴》中,爬满枯藤的老墙,塌陷的厂房屋顶,堆满废料的建筑角落和颓败杂乱的工厂车间,描绘的正是那个旧工业时代没落的全景。

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3)

下岗工人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人身份和价值观念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他们像是被突然捞上岸的鱼,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呼吸。

《钢的琴》中陈桂林被人偷走了一块肉,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下岗职工的儿子偷了一块肉,被抓之后全家羞愧难当,这个工人一家在大年夜里包了顿毒饺子,一家子全部中毒身亡。

可见这些下岗工人们大多数仍保留着工人的心气和尊严。

他们瞧不上做生意的人,也看不起卖艺卖唱的,但最终还是向贫困的现实生活低下了头。他们有的成了个体户,做起了小本买卖,有的凭自己的手艺到处找活干,有的成了二人转演员…

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4)

《钢的琴》生动地刻画了这些被时代抛弃的工人们:

拉不下脸的二姐夫,还端着工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只能待业在家,无处可去;

留俄的知识分子工程师汪工,始终以工人自居,想尽办法保留工厂的烟囱;

陈桂林还能弹得一手好琴,淑娴还有一幅好嗓子,他们组建了一支演出乐队,四处卖唱。

可以看到,相对于其它工人,陈桂林其实已经接受了工厂没落,经商为道的市场经济现实,他为了谋生可以卖艺,也可以卖盒饭,他还堂而皇之地告诉二姐“解放思想才能挣到钱”。

然而,当他被一个“思想解放”到道德沦丧的扒手偷走了一块肉之后,才意识到社会转型的影响早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妻子跟卖假药的人跑了,女儿则提出谁买钢琴她就跟谁。

从平均分配、集体生活,到如今的各谋出路、各安天命,社会的变化已经不是让陈桂林换一种方式谋生那么简单,而是已经改写了所有人看待生活和价值的观念。

那个在工厂体制内团结合作,把荣誉看得比金钱更重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与其说陈桂林的妻子不忠,女儿不孝,倒不如说是社会的变迁夺走了传统工人们的家庭和生活。

钢的琴电影感想:钢的琴,10年这部电影不该被遗忘(5)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