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孤陋寡闻,从来没有听说过鱼白这种东西,查了资料才知道,另一个名字更别致,叫西施乳,这个食物其实是雄河豚的精巢,但众口一致的称赞,好吃,苏轼甚至说“值得一死”!
原谅我的无知,我是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才认识了这个美食,好奇心被拨动了。
《入殓师》
这并不是一部美食电影,电影的内容和名字很贴切,是关于生人和死人之间互相羁绊的故事。
《入殓师》在中国的名气很大,因为它顶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头衔,这个荣誉,就像核弹一样是大杀器,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所向披靡。
如果让我自己谈个人感受的话,《入殓师》是一部好电影,但仅此而已,如果你忍受不了日本电影固有的平淡拖沓,你甚至不屑于看完它。
《入殓师》小林大悟和美香
令我折服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电影所表达的生与死之间的关系。日本人,的确是一个奇怪的,值得尊敬的民族。
古时的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充满了痛苦和恐惧。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两种极端的方式:普通民众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寄希望于行善积德,以免死后在地狱受火烧油煎之苦;权贵大富之家以及修行之人,采用各种极端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
小林大悟和社长
日本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中国人是截然相反的,他们很好的践行了泰戈尔的那句话——“死如秋叶之静美”。
日本江户时代,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写成了一本叫 《叶隐闻书》的论语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死亡之美的强烈崇拜。这种对死亡的赞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日本文化,中国人很难理解,日本人乐此不疲。
《叶隐闻书》
中国人逃避死亡,日本人拥抱死亡,并且致力于实现死亡所散发出的美,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他们赞誉为所谓的“落花之美”。
《入殓师》这部电影中,有一幕场景就坦白的描述了这个观点,妻子死后,请入殓师装扮,丈夫跪谢说:这是她最美的一天。如果换做中国人,恐怕很难说出这样虔诚的话语吧。
电影的重心讲了死亡,但又不仅仅是死亡,还很巧妙的对比了生与死,爱和恨互相轮换的关系。
小林大悟
男主人公小林大悟6岁时,爸爸出轨弃家而走,三十多年未见;母亲去世,他身在国外;对于家庭,他是失望的。
妻子美香爱着他理解他,跟着他四处奔波,但对于入殓师这份工作,她也无法接受,对于婚姻,大悟是怅然若失的。
他从小学大提琴,但技艺不算上佳,乐队解散之后,他甚至没有信心找到同样的工作,只得回到老家,误打误撞之下,做了一名入殓师,对于事业,他是无可选择的。
小林美香
这生活中,必然发生的一切,是他必须面对的。一如我们自己,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时刻都会发生,你逃无可逃,只得撸起袖子拼命抗!
生活虽然并不总是温柔,但也不会是一沉到底的冷漠。
小林大悟父亲意外去世,他赶到的时候,发现父亲手中紧紧握住的,是他六岁送给父亲的石头,说明父亲虽然抛弃了他,爱仍存在。
最美的一天
美香去了娘家,又回到小林大悟的身边,因为她怀孕了,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感情的升华。当美香目睹大悟的工作后,她对这份工作的不理解瞬间就瓦解了,他们是幸福的。
虽然当不成大提琴手,但入殓师的工作日益纯熟,事主对他称赞有加,大悟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美好之处,从此泰然处之。
这一切一切的变化,都给整部影片浸染了温暖、有爱的情调。
鱼白
年迈的社长,是因为老婆去世,而当了一名入殓师。他在事务所的楼上,种满了绿色植物,做着美食,小林大悟准备辞职的那一刻,社长请他吃了鱼白,并说出了“好吃的让我为难”的评语。
吃了鱼白的小林大悟,放弃了辞职的念头,从此成为一名熟练的入殓师,看来,这么好吃的鱼白,人人都要来一份才行啊!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