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更准确地说:一旦狂犬病潜伏期结束,就无法治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感染引起并带有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里,可以通过狂暴动物咬伤、抓伤、舔吮传播,由于它可穿过粘膜,因此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狂犬病首次报道于1709年发生在墨西哥。1885年Loues Pasteur第1次分离出狂犬病毒 (rabies virus, RV )。他用紫外线灭活病毒的方法研制出第1个狂犬病毒疫苗 ,当前使用的一些疫苗还是依照他这种原理进行制备。对狂犬病的控制目前仍然是WHO优先考虑的任务之一。
狂犬病至今尚无特效药治愈,唯一措施是做好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的疫苗预防。
为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对狂犬病疫苗的研制。1885年巴斯德成功制备出人用狂犬病疫苗,这是人类继天花疫苗后发明的第2种疫苗。100多年来,狂犬病疫苗每年直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在应用疫苗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力地促进了疫苗的发展。
现在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种类繁多,但经WHO推荐的只有4种: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鸡胚细胞纯化疫苗﹙PCECV﹚,Vero细胞疫苗 ﹙PVRV﹚和鸭胚纯化疫苗﹙PDEV﹚。
近年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毒中起主要作用的糖蛋白及核蛋白已在不同的载体系统中得到表达,这些载体包括痘病毒、腺病毒、杆状病毒、质粒DNA等,有望最终发展成为安全有效的人用基因工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