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
这是近日在林芝市嘎拉村拍摄的桃花景观。
又是一年四月天,雪域高原万物复苏,一片春意盎然。在尼洋河畔,318国道边,漫山遍野的桃花如期绽放,远处蓝天雪山、近处碧水桃花,映衬着嘎拉村村民们犹如桃花盛开般灿烂的笑脸,述说着现今美好的幸福生活。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有着西藏“桃花第一村”的美誉,这里由1200多株野生桃树构成了270多亩的“世外桃源”。每年三月下旬桃花盛开,来这里观景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桃林里、村舍边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2021年时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于7月21日来到嘎拉村调研。“总书记到了我家,那么的亲切,同我聊家常,问生活、问家里情况,问得很仔细。总书记的关心让大家很感动,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村民达瓦坚参依旧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昔日穷山沟 如今网红地
从林芝市巴宜区沿着318国道出发,约十公里路程,远远就看到坐落在一片桃林间的嘎拉村:只见崭新连片的红顶藏式小楼、独具特色的民宿和观景台,道路整洁曲幽,绿树成荫,粉红的桃花点缀着星星点点金黄的油菜花,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这里悠闲徜徉;走进村庄,清新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桃花香,硬化道路进村入户,粉饰一新的白墙红瓦民居沿着道路两边排开,超市、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公厕等一应俱全。一个原生态与现代气息融合的村落正焕发无限生机。
而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村里由于人畜未分离、污水横流、气味难闻、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全村的发展。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却挣不了多少钱,人均收入还不到5000元。”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回忆道。
那时,村子虽然在国道边,但是没有硬化道路,一过大车或者起风时,整个村子都能看到细细的灰尘,到了雨季道路泥泞。很多群众住着两层木板或石头房子:一层住牲畜、装饲草,二层住着全家人。而那几百亩的天然桃林也完全处于“野生”状态,别说是有人看护了,还有不少村民迫于生计,偷偷砍伐烧柴做饭、取暖。
变化始于2014年,这一年嘎拉村开始进行村居环境治理,实施人畜分离。逐步的造林绿化、庭院改造、修栈道、挖水渠、堆玛尼堆、建观景亭、道路硬化、管网入地、绿化亮化、绿色篱笆、瓜果庭院建设。环境改善了,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也使得嘎拉村完成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蜕变。嘎拉村的桃花节名气越来越响亮。
虽然这里年年举行桃花文化旅游节,但之前由于设施、环境等因素,每次也就象征性地开幕一下,当时连大门和厕所都没有,大都是附近村民和市民来这里。而如今的桃花节那可是热热闹闹的几天,还有很多诸如文艺表演、“毕秀”比赛、跳锅庄等配套活动,许多游客不远千里从其他省区或西藏其他地市来到这里打卡桃花节。
守着桃花源 吃起旅游饭
山川相间,桃花满目。自从2002年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办以来,嘎拉村已连续举办了20届。但是在9年前,十多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并未给村里带来多少现实利益,每年的旅游收入还不足5万元。由于缺少规划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景区知名度低,游客数量也少。
但是从2014年开始,桃花村经历了华丽蝶变。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善,嘎拉村乡村旅游迈入快车道。相继实施了嘎拉小康示范村项目、嘎拉“桃花源”升级工程、嘎拉村农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美丽乡村项目,将嘎拉村打造成“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地”“林芝市城市公园”“林芝市婚纱摄影基地”“大学师生实习写生地”。原本处于原始、无人管理经营的桃林也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观景台、栈道、硬化绿化、舞台等一步步完善。
在村“两委”组织下,全村村民以土地入股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打造面积100余亩的嘎拉村水果采摘园,种植60余亩冬季油菜花、20多亩青稞及其他花草,旅游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桃花文化旅游节为契机,为当地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及手工艺品搭建了平台,藏香猪肉、藏香、藏式木碗、刺绣背包、手工项链、唐卡等各类民俗文化旅游商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嘎拉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然形成,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之前村子就靠着种青稞、油菜和放牧,有时候我就到市里去打零工挣点儿钱,一年到头手里没有几个余钱,现在不只环境好了、生活便利了,每年靠着桃花节旅游收入和分红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次央说。
据了解,2021年,嘎拉村桃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0余万元,户均分红近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因桃花而闻名,靠桃花而致富。“我向总书记汇报村里野生桃树林的情况,他十分关心,还嘱咐我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边巴说。
保护好绿水青山 带来的是金山银山
4月暖阳倾洒的嘎拉村,已是绿植花海、袅袅炊烟。村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标语映入眼帘,整洁宽敞的村道,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在达瓦坚参家宽敞明亮的客厅中,摆着一具藏式家庭独有的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藏式火炉。厚重的金属质感闪着黑色、金色的金属光芒,长方体的炉腔,便于放置烧水壶、高压锅等多种炊具,在藏东南这种炉子以烧木材为主,在藏北、藏西等高寒区则以烧牦牛粪为主,现如今在藏西北高寒区几乎是每家必备。
而略显不同的是达瓦坚参家的藏式火炉并未使用,也没有连通室外的烟囱。“这东西现在就是摆设了,没有它总感觉家里少点儿什么,但现在都在用液化气烧水做饭,烧柴我们已经好多年没用过了。”达瓦坚参拍着炉子说道。据他回忆,小时候村里穷,很多人都偷偷到附近山上去砍伐树木,再去市场上卖了换钱,更有的图省事为了冬季烧柴取暖、做饭,就近去桃花林里砍桃树。
达瓦坚参今年38岁,也是村里的老党员,在他看来,对大自然的索取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村子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却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那是大家没有环保意识,只为索取,只看眼前。“总书记说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别说乱砍滥伐了,就是刮阵风,稍微粗点儿的桃枝有点儿断裂,大家都会小心地给它绑好,希望不要枯萎。”达瓦坚参说。
这些年,嘎拉村不仅完全杜绝了砍伐树木,村民们更是自发发展庭院绿化,积极植树造林,现如今嘎拉村已经实现庭院绿化全覆盖,周边植树造林绿化面积达到240亩。过去过个车子就扬尘、跑起路来就起灰的现象早已不见。如今因为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带来的益处让全体村民有目共睹:环境好了,基础设施上去了,旅游产业潜力得到挖掘,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也是大幅提高。“保护好生态、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既是对后代子孙的负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自然财富、经济财富。正是因为拥有生态环境优势,我们村才会在这几年快速发展,坚实地迈进小康大道,也正是有了对生态环境认识的转变,才有了我们村的快速发展,没有绿水青山,哪来的金山银山,更不用说乡村振兴了。”边巴感慨道。
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