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

最新一期的《十三邀》,让我们看到了《暗恋桃花源》背后,一个格外真实与生动的戏剧大师赖声川。

已经67岁的他,依旧忙得不可开交:不仅参加真人秀《戏剧新生活》,还要兼顾自己的专属剧场「上剧场」的日常排练工作。

许知远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呢?

他回答:不知道,有病吧。

「创作是一种病。」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2)

这位被公认是现今「最顶尖的中文剧作家」、「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艺术家,在台湾同辈的导演里,有着李安、侯孝贤同款的温文尔雅。

无论是作品,还是为人,都少了些激进与愤怒,多了份平和与悲悯。

但这份和善,却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他精神上的叛逆。

幸运的是,在与许知远的对谈中,我们看到了赖声川「愤怒」的一面。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3)

他很犀利地谈及抖音文化:

一分钟看完,还要再找下一个更无聊的一分钟来过日子。

那这个日子怎么过?

你再面对一些真正的正规的东西的时候,你还能看吗?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4)

更是毫不遮掩地表示:没错,自己正在跟时代脱节,但对此并不担心。

「有时候我很难去面对一些事实,现在的东西就是不如以前。」

近些年,随着赖声川在大陆演出的舞台剧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走进他的「造梦空间」。

深耕戏剧多年,他凭借着作品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观众走进剧院,吸引着当红明星不顾一切也要参演他的戏。

早在三十年前,林青霞在演《暗恋桃花源》之前就果断放话:「要演舞台剧,导演必须是赖声川。」

胡歌回想起《如梦之梦》的舞台,更是无限感慨:「真的还想再演20年!」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5)

胡歌在《如梦之梦》中扮演5号病人

如今,倪妮也把自己的舞台剧首秀,献给了赖声川的《幺幺洞捌》。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6)

也许,正是因为见识过文艺界的「黄金时代」,赖声川才会如此坦然地说上一句:

很抱歉,我的耳朵听不进去现在的音乐。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7)

1954年,赖声川出生在美国华盛顿,父亲是名外交官。

自幼聪颖的他一路跳级,11岁就念到了初二。

年少的他不会想到,自己很快就要面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初中时,一家人跟随父亲的调任,回到了台湾。短短三年后,父亲因病骤然离世,一家人的经济和精神状况都跌到了谷底。

因为难以适应中文教育,赖声川也从美国的资优生变成了台湾中学里的留级生。

在那段最为挫败而孤独的少年岁月里,陪伴他的是两千多本漫威的漫画,和音像店新鲜出炉的盗版披头士与鲍勃·迪伦。

不管是反战的情绪,想回归淳朴的情绪,或者是面对资本社会的反思,这些严肃的话题全部出现在流行音乐里面。

从他们的音乐中,他明白:艺术可以大众化,大众的东西可以有很高的理想。

在音乐的浸润中,赖声川愈发感受到自己对艺术的偏爱。但直到大学毕业,他都没有明确自己究竟要做哪一行。

因为他的兴趣实在太广泛了,音乐、小说、诗歌、摄影、电影,没有他不曾尝试过的。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8)

直到机缘巧合下,他与恋人丁乃竺一同进入伯克利正式学习戏剧,才意识到「剧场是融合我所有兴趣的一个熔炉」,就此坚定地走入了戏剧世界。

1983年,29岁的赖声川即将从伯克利博士毕业。

一天,他正在图书馆读书,听到窗外一男一女用中文提起自己的名字,便伸出头看了一眼。

原来,那位中国台湾女生也在戏剧专业读博,三人一见如故,一起出去吃了顿饭。

一个月后,赖声川收到一封信,邀请他毕业后回到台湾,在即将成立的国立艺术学院教表演和西洋剧场史。

寄出这封信的姚一苇先生,正是那天赖声川在图书馆偶遇的那位女生的父亲。

多年后,回想起这段奇妙的缘分,赖声川忍不住感慨:

老天经常会给你一些讯号,但是你要能够看到或者听到才行。

你不去,那对不起,本来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就没了。

赖声川没有选择像当年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留在美国留教,而是回到了堪称是「戏剧荒漠」的台湾。

「什么都没有,也就代表这什么都有可能。」

他亲自翻译剧本、撰写教材,和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各种戏剧实验。

还通过大学时的好友杜可风(对,就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当年还是水手的杜可风),结识了台湾第一个实验小剧场剧团「兰陵剧坊」的诸多成员。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9)

兰陵剧团合影。中排右起:刘若瑀、吴静吉、李国修、李天柱、金士会;

后排右一:卓明;右二:金士杰;后排左一:杜可风

一群才华横溢的青年人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就泡在一起搞艺术创作。

1984年,他们的第一个作品《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在一间非常简陋的教室里开演,台下的200多名观众里,坐着杨德昌、侯孝贤、吴念真……

初次尝试,赖声川一行人就收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支持和喜爱。

很快,他们在台北成立了表演工作坊,推出了名声大噪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这部作品不仅创下了台湾舞台剧的演出纪录,就连发行的录影带都超过了1200万卷,销量占了当时台湾人口的60%。

因为没有限制与经验,赖声川他们反而格外敢试、敢演,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佳作。

第二年,《暗恋桃花源》腾空出世。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0)

林青霞、金士杰版的「江滨柳与云之凡」

原计划只演12场,结果加演到23场。

直到30年后的今天,这部剧早已成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舞台剧,与《茶馆》和《雷雨》一起被选入「百年华文戏剧经典作品」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1)

她太特别了。

她就是一个如意宝。

说起妻子丁乃竺,赖声川总是赞不绝口。

出现在《十三邀》镜头中的丁乃竺,优雅温柔,不急不慢的语速,令人如沐春风。

即使已到花甲之年,依旧可以看出她年轻时的美貌风采。白发中的几缕粉色的彩发,更是透出她的活泼与纯真。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2)

结婚43年,两人的眼中依旧涌动着爱意与欣赏。

他们的爱情本身,就是一场绝佳的戏剧。

1974年的某一天,还在上大学的两人相遇了。

那时,赖声川和好友们组了一个乐队,在台北一家叫做「艾迪亚」的餐厅玩音乐。

跟他同过台的有胡因梦、胡德夫,台下的听众是当时也不过20岁左右的罗大佑、李宗盛和蔡琴等人。

可以说,艾迪亚就是文艺青年的乌托邦。

丁乃竺在当年也是名声在外的女神级人物,才貌兼备,祖父丁怀瑾是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家世显赫。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3)

1976年大四时的丁乃竺。赖声川摄

两人虽是初见,却没有半点生分,就像早就认识了似的。

大四那年,他们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每天有聊不完的话。

毕业后,丁乃竺在一家律师行上班。赖声川结束了两年的兵役后,做过乐队、英文播音员,最终还是决定和乃竺结婚,一起去美国留学深造。

两人形影不离,坚持要在一个学校念书。

就这样,他们来到伯克利,一个学戏剧,一个学行政管理。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4)

到伯克利读博士并没有奖学金,一年的学费高达几千美金。两人虽然出身不俗,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外界想象的优渥。

他们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加上家人的资助,才勉强凑足了学杂费。

正当小夫妻如愿开展新生活时,却发生了一件五雷轰顶一般的大事件——他们的钱被人卷走了。

两人错信一个朋友,将钱交给对方打理,这样每个月可以赚一些利息。结果,两个月后,那位朋友连同他们所有的积蓄都人间蒸发了。

当恐惧和无措席卷了赖声川的时候,乃竺只镇静地说了一句「现在我们要想办法自己赚钱了」。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发生何种意外,乃竺总能像定海神针一样,给赖声川带来宽慰与鼓舞。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5)

就像有网友说的,「丁小姐的平静中藏着最让人渴望的人格。」

她的坚韧,透出一股冷静的英雄气概,一次次让赖声川觉得「我的人生里有她在就是幸福两个字」。

一贫如洗的两人在家人介绍下,来到了福禄寿餐厅打工,它的创办者正是前一阵过世、第一个把正宗的中国菜介绍给西方世界的江孙芸(麦子之前有介绍过,也是一位奇女子,可点击此处阅读)。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6)

丁乃竺在前台做领位员,赖声川从收餐的打杂工渐渐转为正式的服务员。

再忆起这段岁月,赖川声觉得或许应当感谢当初那个卷钱跑路的朋友。

「它让我在人生里更往前走。」

正是生活的变故将他们逼到了这间餐厅,从高雅的艺术世界走进了精彩纷呈的人间烟火。在忙碌与嘈杂中,他们见识了人生百态,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甚至还非常幸运地见到了被刺杀前一年的约翰·列侬。

有人说,是丁乃竺成全了赖声川的天真。

硕士毕业时,已经怀孕的丁乃竺拒绝了学校希望她继续读博的邀请,担起了生育和工作的双重责任,只为了让赖川声安心地读完接下来三年的博士课程。

今后的几十年,她更是在幕后大力推动了许多赖声川事业与项目的发展。

从初见那天,她就知道他的才华。

为了保护好这份才华,她甘愿隐去自己的光芒。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7)

丁乃竺回忆第一次见到赖声川的时候

赖声川对于妻子的付出,从不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加倍珍视,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在我心里,太太永远第一位。」

爱情得以保鲜的秘诀,就在于彼此珍视、相互奉献。

就像赖声川所说的:

爱,其实是把你生命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奉献给对方,并让对方接收再反馈给你,这才是爱。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8)

其实在赖声川看来,他和丁乃竺有很多不合拍的地方。

一个爱吃辣,一个不爱吃辣;一个喜欢干净整洁,一个偏爱舒适随性。

兴趣、饮食、生活方式,都不一样。

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携手走过这一生。

因为他们最重要的相似点是: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探寻与修行。

共同去体验和感悟每一次成长、际会,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次又一次爱上对方,爱上生活。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19)

曾经,艺术在赖声川看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但现在的他觉得,最重要的其实是生活本身。

「戏剧不是假想的呈现,而有让人观照自身、重新咀嚼生命的可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生活中打开自己,感受爱和美。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20)

我们总是疲于感受、善于忽略,以至于很多细微的美好瞬间就在无意识中迅速消失。

打开就意味着你对生命还是好奇的。

你还是每天很热情地在看,尤其是在看你生命中周遭所有的人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得到帮助的地方,有什么地方是你可以向他们学习的……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21)

赖声川经典台词片段(自嘲有病的赖声川)(22)

今年已经67岁的赖声川,身上依然保持着当年丁乃竺初见时的那一种「纯粹心」,一直在寻找如何表达自己,透过细微的观察看到人生百态,将艺术的感悟搬到舞台上,与观众的心灵进行对话。

这一份对待戏剧创作的赤子之心,正是这个凡事都追求快、新、利益至上的时代,所最为缺少的信仰与温度。

庆幸我们依旧拥有这样孜孜不倦的艺术大师。

让我们暂且放下六便士,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月亮。

哪怕在漫长岁月里,我们依然只是一个步履匆匆,但却懂得一点爱与美的凡人。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怪怪

编辑:大沁

监制:眠去

- THE END-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