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中医院做过一项临床观察:2年时间里,有60位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手术治疗后,服用中药预后,服用中药时间在1个月左右。
临床治愈41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超过98%。
术后并发症方面,发生糜烂有1例,溃疡2例,胆汁反流1例,黏膜充血2例,总发生率10%。
常规治疗组方面,也是60位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手术治疗后,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常规治疗组临床治愈19例子,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
术后并发症方面,常规治疗组发生糜烂6例,溃疡6例,胆汁反流5例,黏膜充血10例,总发生率45%。
中药治疗组,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组高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治疗组低35%。
胃息肉患者手术后,用的是什么中医方子?气滞痰阻型: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治疗。
处方:白芍、半枝莲,甘草、茯苓、蒲公英,枳壳、清半夏、陈皮、川芎、香附、佛手。
痰热郁结型:清中汤治疗。
处方:栀子、清半夏、枳实、丹参、黄连、浙贝母、甘草,牡蛎、茯苓、青黛,草豆蔻。
痰瘀互结型:失笑散合泻心汤治疗。
处方:大黄、砂仁、檀香、香附,刺猬皮、蒲黄、莪术、延胡索、山慈菇,丹参、半枝莲,黄连。
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治疗。
处方:芍药、炙黄芪,桂枝、陈皮、砂仁、三棱、甘草,白术、山慈菇、党参、半枝莲。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息肉完全消失,创面愈合;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复查胃息肉消失,创面基本愈合,附近有炎症;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复查提示胃部局部黏膜有残留,创面面积缩小超过50%;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或有加重。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胃息肉的产生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同时与慢性胃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当前临床上针对胃息肉的治疗主要采取内镜切除术方案,包括活检钳钳除、激光切除、高凝电切等方式,但内镜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复发率高。
杜医生说——中医学上认为,胃息肉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主要由寒湿内蕴,热邪侵袭,饮食不洁等因素引起,造成湿热蕴结,气血瘀积,瘀血湿热博结,导致息肉形成。
此外,脾胃虚寒,湿阻中焦、瘀血阻滞同样是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灵枢·水胀篇》指出:“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使得气不得荣,致恶气起,息肉生。”故认为胃息肉与寒客肠胃、气血阻滞、恶气和正虚等因素相关。
依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气滞痰阻型、痰热郁结型、痰瘀互结型与脾胃虚寒型。
对气滞痰阻型患者主要遵循疏肝解郁、理气化痰的原则,采取柴胡疏肝散和二陈汤,其有调补脾胃、畅气机、化瘀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从而实现预防癌变的效果。
对痰热郁结型患者则采取清化湿热、理气和胃的原则,服用清中汤,方药凉血止血、降火顺气,同时可清热泻火,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对痰瘀互结型则遵循活血止痛、解毒祛痰的原则,服用失笑散合泻心汤,可活血化瘀、理气消痰、清热散结,起到防止复发的作用。
对脾胃虚寒者则需遵照健脾和胃的原则,服用黄芪建中汤,发挥其散寒止痛、益气固脱、温脾益气之功效,进而优化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