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完整版课程

《大学》第一讲

国学大讲堂完整版课程(国学讲堂大学第一讲)(1)

《大学》为儒学经典,春秋时期曾子所作,讲述君子修身处事之道,指导君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如何行事,如何与人相处的著作。南宋朱熹认为《大学》是曾子对于孔子的教诲,进行阐述的一篇文章。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大学》提出要成为君子的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涵盖了儒家哲学的基础,提出“推己及人”的思想。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4.止于:处在。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教化人民,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讲解】

一、大学之道

大学,朱子读作“tai”通“太”、“泰”,有学者认为是相当于现在最高学府里面讲的知识,我觉得不太准确,因为“太学”是汉朝的最高学府,春秋时期的学校叫做“序”。《大学》属于《礼记》中的一篇,成书在于春秋战国时期,背景是百家争鸣,也就是周天子势弱,诸侯扩张,天下纷争,庶民也在积极寻找出路。子承父业、万世不易那一套行不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混乱,民众对当下生活产生了怀疑。

当时的士民在思考,如何结束纷争,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认为应该遵循礼节,有人认为应该严格法律,有人认为应该统一四方,有人认为应该躲起来,有人认为大家太闲都该去务农,有人认为应该人们博爱而非战争,于是儒家、法家、兵家、道家、农家、墨家等等应运而生。

儒学尚未为尊,不像后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像明清时期科举必修。基本就像现在的选修科。儒家、法家、兵家、道家、农家、墨家、名家等都在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游走于王侯公卿,黎民百姓之间,以争取信众,吸引信徒,所以你的理论必须要吸引人。所以我觉得“大学”,解释为最高等学问是合理的。可以想象,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你说“其实,最高学问讲的道理就是……”自然有声先夺人的效果。

国学大讲堂完整版课程(国学讲堂大学第一讲)(2)

(我师父讲,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研究古汉语,一定要从汉字入手。)

道,大家可以看它的写法,“辶”就是路的意思,“首”就是人。简单的意思就是人走的路,如道路。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如道理;再到人的行为规范、理论、思想,天地运行规律,正确的法则,如大道,天道,地道等。综合意思就是:(儒学认为)最高的学问应该是……

二、在明明德

国学大讲堂完整版课程(国学讲堂大学第一讲)(3)

“在”就是“在于”,在于干嘛?“明明德”,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白,什么是美德。日月相合就是明,象征“光明”,所以美德必然是公开的,大家看得见的。“德”的本意是在直的路上走,在金文 “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遵循本心。讲述古人对于道德的观点,其实道德就是你内心最直观的看法,你内心对于善恶的判断,因为你可以蒙蔽别人,但你不能欺骗你自己。

这也是全文哲学的核心,讲一个小故事,《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愉快的玩耍,为什么吃了知善恶树上的苹果,从此知道善恶之后,就被上帝赶出伊甸园,从此有了饥寒交迫,生老病死的苦痛,幼时在想这个惩罚是否过于严重?其实不然。

知善恶,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人只有知善恶之后,才能判断,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有了自主的选择,就必然应该承受选择的结果。而禽兽不知道善恶,只能靠本能活着,不能分别美德与恶行。其实不知善恶,那就与圈养起来的猪,没有什么区别。你想如果有一天你家养的猪,开始反思作为猪的意义,开始评论你的对错,你还敢养它吗?

一切善行的起点就是明辨善恶。苏格拉底说:“知善者方能行善”,他认为哲学应该究人类行为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等等,从而“择善而从之”。可见中西文化有其共通之处。

但究竟什么是善,是美德呢?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康德认为“不杀人”;法国人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基督教的“爱、喜悦、和平”;穆斯林的信奉真主;边沁,穆勒认为“让最多人,获得最大的利益”,可谓众说纷纭。《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明辨善恶,寻求美德。儒家哲学更加注重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标尺。

当然宋明有学者认为,明德,日月之德,也就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内在的美德,每个人生而有之,只是有的人没有开发,有的人偶尔受利益蒙蔽而已。也可作为参考。

三、在亲民

在,亲民。程子曰:“亲,当做新。”现在基本认同此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使我想到《福音书》与传教士。大概就是一个流派的思想,自己知道仁、知、义、忠、和;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观念还不行,要积极去实践,去传播。大学讲修身之后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全天下去传播运用。

中国人讲“礼仪之邦”、“教化”,这就是文化自信。当时中原人讲礼仪,周围南方的蛮族、东方的夷族、西方的戎族、北方的狄族等,经常来交流学习,如同后来的日本、朝鲜。再到现在各学校的留学生、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知识的推广,在于学者自觉的传播。

中国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是什么,一是广阔的土地,二是文化的认同。广阔的土地,无论你想去海南、还是东北、还是新疆旅游都很方便。当然,更关键的是我们人才、资源、信息可以共享,没有关税的壁垒,物资快速流通,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被打散了许多次,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还被蒙古人与满族人彻底占领了两次,最终各民族还是融合到一起,最关键还是文化认同。以色列的犹太人,千年之后还能复国,靠的就是《圣经》的认同。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亚历山大、罗马的统一,而后分裂,近代的相互混战,以及引发第一次、第二天世界大战,现在努力融合成又龌龉不断的欧盟,值得我们反思。

四、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程子认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大概就是达到最高的善,而且不动摇。我个人觉得这个解释还不够完全。因为“至善”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要在“至善”上面站稳,那你就得随着“至善”变化而变化。

达到至善,本身就是困难的事,就像达到世界顶尖的学者一样,保持就更困难了,躺在自己的知识上面,过了几年,几十年后,还没有变化,那就是顽固陈腐的老头子了。当然“与时俱进”并非易事。中国经历了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朝代更替其根本原因还是不能与时俱进,最后被人民抛弃。“分封制度”、“井田制度”、“卫所制度”、“骑射天下”等等也是由盛而衰。就个人而言初时先进,而后落后的不可胜数。所以应该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择善而从,不善而改的勇气。

如何才能止于至善呢?应该通过格物,清醒的认识问题。现在经济发展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城乡二元化问题,农民工子女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国际化问题,甚至香港、台湾问题,我们年轻的一代都需要不断学习,寻求解决之道然。这样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群体才能掉队。这便是至于至善。

总结:

当前文化的主流有些什么?欧美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等。科技的发展,世界各民族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许多文化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未来世界文化会不会合而为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相互交流,共同促进”。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