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型攀比(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上三年级的女儿,有一次放学回家,跟她发生过一次争吵,也是到目前为止,母女俩最为激烈的一次争吵。

而说起原因,让人哭笑不得。

孩子想要妈妈给她买一个新发卡,但是他们家距离镇子还有一段距离,再加上天气不好,所以朋友就拒绝了孩子的请求,表示改天再买。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平常一贯乖巧懂事的女儿,却在那天犯起了轴,非要立刻买,一来二去,母女俩就吵了起来,而且因为这件事情,朋友跟她女儿的亲子关系也降至冰点。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1)

直到一段时间以后,朋友才了解到,原来那天女儿班上有个同学戴了一枚非常漂亮的发卡,并且被不少小伙伴夸奖,这才导致女儿非要买个新发卡“回击”。

而这看似简单的小心思背后,其实呈现的是目前小学生的一种攀比行为和心理。

其实说起孩子攀比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从实际影响来说,如果孩子过度攀比,那么攀比就是洪水猛兽,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甚至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影响孩子一生。

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都出现了“新型攀比”现象,让家长防不胜防。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2)

小学生“新型攀比”流行:许多父母被蒙在鼓里

一般而言,在孩子的整个学业阶段,管理相对宽松的就是大学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的穿着打扮不会刻意要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

但是除了大学之外,在其它学业阶段,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必须要统一着装进入学校的。

尤其是像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穿着校服上学,这样一来比较美观,可以作为孩子进入校园的凭证,二来避免了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之间,出现攀比之风。

不过尽管如此,但随着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改善之后,孩子之间仍然会因为虚荣心,而导致攀比情况的出现。

而根据不少家长的反映,现在在小学阶段,有三种新型攀比突然流行。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3)

其一,就是鞋子。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由于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穿校服,孩子们很难在衣服上做文章、下功夫。

但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杜绝孩子之间的攀比之风,不少孩子退而求其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鞋子”上面。

所以很多孩子看似不起眼的一双鞋,价格却昂贵的惊人,以此来赢得同龄人的羡慕,这一点在男生身上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4)

其二,就是发饰。

除了鞋子之外,很多女生头上戴的发饰,也成为了同学之间攀比的一个重要物件。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对于漂亮、小仙女这样的东西毫无抵抗力,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们身上爱美的小心思,就会演变为攀比。

其三,就是交通工具。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所以采用的送孩子上学的交通工具就不一样,但是正因为这种差别,让孩子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慢慢的也会形成攀比。

而这些看起来“正常”的现象,往往一旦发酵,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5)

作为家长,如何避免小学生的攀比现象呢?

过度的攀比,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失衡,对于健康积极的性格塑造也会有阻碍,所以作为家长来说,在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介入,避免孩子陷入攀比和虚荣的陷阱之中。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比如说用父母的血汗钱来攀比,其实毫无意义,这样做只能让别人更加看不起。

另外,我们要告诉孩子,与其在这些物质层面下功夫,还不如去做一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才是获得美好人生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6)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充当孩子的榜样。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环境诱导,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比如说,家长对物质的追求不要过于功利,也不要因为家境殷实,给孩子传递“钱可以解决一切”的思想观念。

最后,要从小教导孩子学会勤俭节约。

勤谨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美好的生活都来之不易,所以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抱有珍惜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从小事学会勤俭,才不会被虚荣侵蚀,这样在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才不会迷失自己。

小学生攀比现象是什么(小学生新型攀比)(7)

作为家长,不要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就是自己人生的一切,我们也总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孩子。

但如果我们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就等于是在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

就比如说有些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妥协,满足孩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内心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不断滋长,最终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

所以,只有当我们家长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的进一步升级,并且做好表率作用,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