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最后七天,许多考生都在关注着最后关头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成绩。在这里,给各位同学一个建议:临近高考,不要再想着寻求突破和拔高,调整状态,稳定发挥,查漏补缺,才是高考前应该做的事。
具体来讲,语文一科在高考前最后两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训练:
一、定时做套题,适应高考节奏
在高考前的练习中,一切以“模拟高考实况”为第一要务。语文的题量大、题型灵活,在做整套题时如何分 配时间、调整做题速度,是需要提前演练和熟悉的。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考前多计时、成套的做题,来确保对高考节奏的适应。出于同样的目的,我们在高考后为高 一高二的同学们安排了高考的模拟考,正是希望大家是足够”熟悉“考场和考试环节的。
另外给一个小tips:建议在每天上午9:00-11:30做语文(隔天做理综/文综),更能保持大脑在固定时段内的活跃。
二、熟悉基本题型,以不变应万变
相比于别的科目,语文的题型更灵活,最近的变化也更大。但临近高考,回归基本题型也许对应对新题更有 效。试试拿出一张白纸,能不能将语文考试的各大板块、各板块内的重要知识点、常见基本题型与解题思路逐一默写出来?例如文言板块,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各 有哪些要点,断句题、翻译题、理解题各要怎样解答?在高考前做到基础扎实,心中有数,到了考场上也就不会慌张了。
三、回归课本,做好查漏补缺
在做套题、做好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就能明显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了。接下来,就应该回到课本中去对 掌握仍不牢靠的部分进行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绝不只意味着“背课文,应对默写题”(当然这同样重要,能拿到的分数绝不能丢),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 面,课文时最典型的“例题”,例如有掌握不牢的词类活用现象,应当优先从解决课文中的词类活用入手练习;另一方面,北京的高考趋势重视“多文本联系”,而 近三年的高考题中,都出现了“试卷文本 课文文本”对比的题型,因此,熟悉课文的内容、主旨、写法,对于解决这一新题型也是极有意义的。
总而言之,高考不应该是一次对超常发挥的“冲击”,而应该是一次对稳定发挥的“复制”。追求短时间的 “拔高”、高考场上的“超常”,更有可能得到的是因为紧张、不适应而带来的“失常”。因此,考前最后两到三周,各位考生(及考生家长)更重要的任务应当是 调整考试状态、落实基础题型,力求“会做的题不失分”,就自然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了。
作者: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张卡特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