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大学毕业的潘石屹被分配到了河北廊坊的一家国有企业,月工资40元。后来,潘石屹不甘心过这种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枯燥日子,他决定辞职。辞职去哪里呢?最终潘石屹选择了海南,因为当时所有人都在说一个口号:“要挣钱,到海南”。1988年,原本属于广东省管辖的海南自治州升级成了海南省,随后又被规划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至此海南成为了另一个深圳。错过了深圳,绝对不能再错过海南,潘石屹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了海南。可等他到了地方,发现原本人口稀疏的岛屿上一夜之间多了15万人。15万人都是来“淘金”的,那么“金子”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土地。
早在海南建省之前,当时的建省筹备委员会就看中了洋浦半岛,想把洋浦半岛规划成特区里的特区。当时委员会在洋浦规划了一片3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并打算将开发区这块地承包出去,并且提出了谁承包谁建设谁招商的口号,最终这3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本熊谷组以2000元每亩的价格租下,租期70年。“用地换钱”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反对把土地租给外国人,认为这又是新的“租界”,是“卖国”。好在邓小平同志看过报告后说:“了解了情况以后,我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
“卖地”风波落定以后,想挣钱的人就开始盖楼了。1991年,万通公司的前身“海农高科”在海南成立,来海南“淘金”的潘石屹获得了主管财务的职位。1992年,“海农高科”倒卖了位于海口CBD国贸路上的九都别墅,光纯利润就挣了几百万。要知道,当时他们公司总共才3万多块钱,这就是当时房地产带来的奇迹。什么奇迹呢?原来,1992年的南巡讲话鼓舞了全国的斗志,各省干劲十足,例如山西省铆足了劲挖煤,东三省铆足了劲炼钢。那么海南呢?答案是铆足了劲搞房价。1988年,海南房价是1350元;1991年,海南房价是1400元;1992年,海南房价暴涨到了5000元;1993年,海南房价又涨到了7500元。7500元/平米,即便放在现在,仍有很多人买不起,但当时即便北京市的人均月工资也只有240元。
房价上涨以后,海南的地价在一年时间内从十几万元一亩飙升到了600多万元一亩,海口市的经济增长率为83%,当时人们把它称为“海南速度”。大家可能会好奇,月工资才200多元,如果想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约需要250年的时间,即使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深圳人,也要160年。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房价这么贵,真的能卖出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当时海南的楼市类似于现在股市里的击鼓传花,全是一些资本家和金融机构在运作。1993年6月23日,随着当时的朱副总理发表讲话,宣布“全面控制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海南楼市泡沫一夜破裂。
值得一提的是,潘石屹他们很幸运,早在房价最高峰的时候,潘石屹他们就撤了,不然也没有今天的SOHO中国了。由此可见,房子这种商品是万万不能炒作的,我们国家现在提出“房住不炒”政策是非常正确的。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