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蒸笼养育着我家族四代人,自我有记忆以来,家里就是做蒸笼的,对于竹蒸笼我一直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带着对竹蒸笼这一特殊情怀,她放弃了在珠三角的主管工作,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创办企业,成立合作社,用坚韧战胜困难,以创新改变命运,带动村民们一起创业和致富。她,就是云浮罗定市泗纶镇竹之森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沈美娟。
辞职回乡创立“竹之森”
沈美娟自小生长在罗定市泗纶镇杨绿村一个编织蒸笼的普通家庭。一个蒸笼的制作,得经过砍竹、锯竹、开竹、开片、测量、烘竹定型、缝接唛头、制作外坯、打竹钉、编笼底等几十道工序,对于每一个制作工序,沈美娟都了如指掌,十分熟悉,一个多小时,一个做工精美的竹蒸笼便在她的巧手下诞生了。“在泗纶镇,家家户户都制作竹蒸笼,我们小时候的学费都是靠卖竹蒸笼来的。”沈美娟说。
“现在,制作竹蒸笼的手艺人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眼见着这一门优秀的手艺都要失传了!”沈美娟一次偶然回乡看到制作竹蒸笼行业老龄化的问题,引起了她的思虑。出于一种对竹蒸笼由衷的感恩与热爱,和丈夫商量过后,2013年,在珠三角一会计师事务所做行政主管的沈美娟放弃了待遇颇丰的稳定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接棒泗纶镇的“老行当”,制作竹蒸笼。“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认为我为什么要放弃舒服的办公室白领工作,那么辛苦回来创业。”沈美娟说,这一选择在多数人看来是不明智的。
“外人看来不明智,但家里人都十分支持我回来创业,身体力行地帮助我。”沈美娟把公司取名“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刚开始设在杨绿村家里,以“家庭作坊”的模式开展经营,员工就是自家的祖孙三代7口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沈美娟说。竹蒸笼制作对外销售有一个封膜的步骤,但由于家里的家庭用电难以支撑“封膜”这一工序的用电量,他们只能在所有人休息,用电量最少的时候开展“封膜”工作。“经常是凌晨两点多起床开始工作,一直到天亮。”沈美娟说。
虽然在这个创业过程中,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一个个难题接踵而来,但沈美娟始终没有放弃,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坚定前行,“竹之森”一步步发展壮大,从2013年仅仅50万的营业额发展到2019年1千多万的营业额,生产的产品远销到香港、美国、东南亚和欧洲等世界各地;同时,公司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2013年在家里经营搬迁到罗定市附城街道厂区,目前工厂占地约1000平方米。
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下,泗纶镇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竹蒸笼生产,受到了现代工业化集中生产的冲击,很多农户空有一身手艺,但苦于产量与销路,离家外出打工。如何让农户返乡重拾手工制作竹蒸笼,提高农户收入,让农户安心生活生产,成为沈美娟深思的问题。
“李姨,这个月做了多少个笼了?我又来给你结工钱了。”“沈老板,现在是砍桂的时候,要忙着砍桂,这个月的手工量减少了。”家在泗纶镇杨绿村的李阿姨是罗定市泗纶镇志森竹制品专业合作社的一员,平时在农活不忙的时候就兼职制作竹蒸笼,增加家庭收入。“平常一个月可以做1000只笼,现在是农忙季节,这个月只能做600个了。”李阿姨告诉记者,平常做兼职一个月大概有1500至2000元收入,既能够照顾到家庭,也可以帮补生计,提高家庭收入。
“这些农户很多以前在外面打工,后来我们公司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他们组织起来,参与到竹蒸笼制作的流程,由合作社给他们派发制作材料或半成品,完成相应部分后,合作社将统一结算工钱回收。”沈美娟向记者介绍,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分全职和兼职两部分,兼职农户在忙完农活以后也可以制作竹蒸笼,很多家庭都是一家几口,老人小孩都一起帮忙制作,老人孩子就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步骤,中青年就制作比较重要复杂的步骤,一家人一起合作,提高家庭收入。除了杨绿村的农户,沈美娟还寻找动员在附城街道厂区附近居住的会制作竹蒸笼的老人也加入合作社。“有很多以前在杨绿村居住的农户,现在都到城区建房居住了,我们通过努力也找到一部分从前制作竹蒸笼的老人,动员他们加入合作社,重拾从前的手工制作工艺。”沈美娟说。
“沈老板,我又来交货了,你查看一下质量怎么样。”正在拿100只编底回来工厂交收的沈姨说。沈姨是杨绿村制作竹蒸笼的老人了,随着儿子到附城街道居住已多年,听说沈美娟在找城区内帮忙加工制作竹蒸笼的人,她便加入了合作社,又开始做起竹蒸笼了。“我在家闲着也是没事,做竹蒸笼既能打发时间,又可以增加收入,一举两得啊!”沈阿姨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罗定市泗纶镇志森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100多户,带动农户200多户,全职社员每户每年收入平均达4.5万元,兼职社员每户每年可创收3万元,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转型升级打造线上商城
2016年,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竹之森”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但想再进一步发展,沈美娟深知仅仅靠线下销售是难以拓宽市场面的,为了拓展销售渠道,沈美娟积极创新营销理念,把“互联网 ”融入企业的销售中去,开始探索建立线上和线下、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销售模式,在各线上销售平台注册建设了自己的店铺。
“线上销售,依靠的是口碑,只有不断积累号口碑,才能把店铺做起来。”经过三年的厚积薄发,沈美娟在各线上平台销售的日成交单达300多单,2019年的销售额70%是线上销售,“竹之森”成功地打开了自己新的销售渠道。“现在泗纶竹蒸笼产业中,缺少的就是品牌的打造,品牌文化的培育。现在我们的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是十分注重品牌的。”为进一步打响“竹之森”的品牌,沈美娟以自己做企业的代言人,并称呼自己为“蒸笼姑娘”。“我是泗纶镇众多制作竹蒸笼的手艺人中的一员,竹之森是我一手创办的企业,主要经营竹编工艺品的制作,所以我想为自己的企业代言。”沈美娟说,现在很多人看到她已不再称呼她的名字,而是亲切的称呼她一声“蒸笼姑娘”了。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沈美娟又把眼光瞄准了视频直播。2019年,沈美娟开始了视频直播,以短视频的形式把自己制作竹蒸笼的过程、如何用竹蒸笼制作美食介绍给广大观众。
企业要发展创新,团队是关键。沈美娟的团队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她在返乡创业之初,便深感人手不足和人才的缺乏。为此,在“竹之森”一步步发展同时,她也依据各个岗位需要,特别留意邀请80后甚至90后的有志青年加入。2019年,公司核心团队增加到10人,大家为了实现梦想而凝聚在一起。“我是一个外来的媳妇,在罗定两年很难找到适合我的工作,我去竹之森面试,沈老板跟我说你随时可以过来,她给了我机会,让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自己的价值。”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付小姐说。
当记者问起下阶段“竹之森”的发展规划时,沈美娟憧憬地说:“下阶段,我希望能够利用好泗纶镇特有的‘沙罗竹’,发展更多的竹元素的产品,让竹制品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使更多人领略到竹文化独特的魅力。”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