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迪士尼粉丝而言,《睡美人》的故事并不陌生,然而鲜有人知道的是,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的灵感是来自一座城堡——于塞城堡。在作家夏尔·佩罗的笔下,于塞城堡的阁楼正是睡美人和王子初次相遇的地点。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城堡是王公贵族的居所,可实际上,城堡最初的用途是军事防御建筑。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覆灭为中世纪和“城堡”这一概念的出现铺设了道路。在欧洲的主流语言中,“城堡”(castle)一词来源于中世纪晚期词汇castellum,而该词又来源于拉丁语词汇castrum,意为“营地”或者“防御措施包围的区域”。当时的世界四分五裂,人们在领主的带领下形成社区,彼此征战。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人们在泥浆地上建起瞭望塔,四周围上木栅栏,这便是后来城堡的缩影。随着领土被重新划分,政治体制改变和现代武器的出现,城堡不再具备那么紧迫的防御需求,反而变成了一处豪华又宏伟的居所。
城堡的历史植根于中世纪那个神秘年代,这一年代唤起了人们脑海中英勇的骑士形象,且其魅力一直被延续着。从欧洲到亚洲,每个地区和每个时期的城堡都各不相同,而它们背后的故事、传说也足以让人们代代相传。皇室、贵族和富商们用巨大的资本和丰富的艺术品不断装饰着自己的城堡,让历史和艺术汇集在这一宏伟的建筑里。
格拉米斯城堡
格拉米斯城堡是苏格兰最受欢迎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英国“闹鬼”最凶的城堡。许多人在参观了格拉米斯城堡之后,都发誓他们在城堡遇到过一只祈祷的女鬼,或者一个哭哭啼啼的女人,或者被割掉舌头的女子;也有人说,他们遇到的是一位流着血的绅士鬼魂,或惊恐奔跑的女孩;还有人说,曾清楚地看见一位恬静的白衣女子,甚至有人瞥见一位绅士和自己的鬼魂打牌。不言而喻,伴随这些故事而来的是超自然的各种声音,从阴森的嘎吱声到铁链的叮当声,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到不可不提的苏格兰风笛声......而这些稀奇古怪的鬼魂传说甚至得到了格拉米斯城堡现在主人的祖父蒂莫西·鲍斯-莱昂(Timothy Bowes-Lyon)的证实。
除了让人又怕又好奇的鬼魂,这座城堡也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建筑。16世纪初,人们在格拉米斯城堡附近发现了一座刻有两只怪兽缠绕搏斗的巨石像,大家纷纷猜测,石像可能象征着千年之前基督教刚传入英国时与异教魔法的斗争。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更是据此获得灵感,创作了著名的悲剧《麦克白》,并将故事发生的场景地放在了这座城堡。《麦克白》演出之后,影响很大,格拉米斯城堡由此得到一个别称——邓肯王堡。
此外,在城堡中还有个秘密房间,囚禁着勋爵的一个儿子,据说他生下来就是畸形, “格拉米斯怪物”的悲惨故事则源于此。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曾写道:“我必须承认,管家离开后,听到一扇扇门关上,我开始觉得自己离活人太远,离死人太近。”
巴尔莫勒尔城堡
吉列舞会(The Ghillies Ball)在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举行,是巴尔莫勒尔城堡人最热切期待的活动。1852年,维多利亚女王及其丈夫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阿尔伯特亲王举办了第一次吉列舞会,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这样的舞会:皇室成员与城堡的工作人员一起跳舞,以感谢由管家、厨师、园丁和各种仆人组成的小舞队。参加舞会的女士身着晚礼服,男士着苏格兰短裙。本着贵族精神,这一传统一直被认真对待,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安全考虑,英国王室暂时不再组织吉列舞会。2014年,伊丽莎白女王将舞会推迟了一天,以便使更多工作人员有机会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中投票。
史学家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称这座城堡“首次让君主制成为真正的英国制度”。
温莎城堡
2017年7月,英国报纸纷纷报道在温莎城堡发现了出自18世纪英国大师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之手的26幅精美木炭画,它们生动诗意地描绘了萨福克风景。由于分类错误,这些画作被放置在一个被人遗忘的档案里,而该档案又被淹没在城堡图书馆的浩瀚书海里。这一消息既让庚斯博罗的藏家们无比高兴,也引发了公众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持有的皇家藏品的争论。伊丽莎白二世总计收藏了大约100万件价值连城的作品,其中包括7000幅油画和30000幅水彩画、草图,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单一藏家,给公众展示的仅是九牛一毛。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场无聊的争论,因为不少游客参观温莎城堡,只是为了看这里举行的卫兵轮岗仪式。
除了伊丽莎白二世的藏品,温莎城堡本身也是一座值得细细欣赏的精美建筑,何况它还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城堡。城堡中的国家外交大厅今天仍然被伊丽莎白二世用于召开官方招待会,因此每当中央塔楼上飘扬着皇家旗帜时,温莎城堡便禁止向公众开放,因为女王正在城堡里。
海克利尔城堡
2010年,《唐顿庄园》首次在英国播出,并成为全球最受喜爱的英国电视剧之一。剧情以发生在后爱德华时期(确切而言,1912年至1926年)英国重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即从泰坦尼克号事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西班牙流感到爱尔兰独立战争。该剧呈现了上层贵族格克劳利一家与其仆人在约克郡一个虚构的庄园——唐顿庄园上演的生活百态。毫无疑问,英国报纸对此剧曾有过激烈的辩论,试图找出这部历史剧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大家都认为,有才华的演员和优秀的剧本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该剧很大一部分的吸引力来自于取景场地——海克利尔城堡,它在唐顿庄园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克利尔城堡位于汉普郡,由第八任卡那封伯爵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和他的妻子菲奥娜夫人(Lady Fiona)所拥有。2012年,由于《唐顿庄园》的成功,卡那封伯爵决定开放海克利尔城堡,向公众展示其精美的房间,从用皮革作墙的大厅、凡·戴克(Van Dyck)创作的查理一世肖像画所俯视的餐厅,到精美绝伦的维多利亚式图书馆,以及用于后勤的房间。而且将城堡外的场地租给电视剧制作方作为拍摄场地,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米拉马雷城堡
意大利诗人焦苏埃·卡尔杜奇(Giosuè Carducci) 形容米拉马雷城堡是建在“邪恶天使飞翔之地”的“一个无用爱巢”,海浪撞击悬崖的声音似乎是“愤怒灵魂发出的谴责”。虽然这些诗句并不能够很好地诠释这座白色建筑,但也道出了米拉马雷城堡的吸引力所在。米拉马雷城堡于1856年3月1日奠基,这座城堡的建立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 的弟弟——哈布斯堡王朝的马克西米利安的构想,他相中了的里雅斯特城外荒芜的喀斯特半岛,想把它献给心爱的妻子——比利时公主夏洛特(Charlotte)。1860年的圣诞节,马克西米利安搬进了米拉马雷城堡,当时城堡还在施工。虽然他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只有4年,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1867年马克西米利安被叛军枪决,他的妻子夏洛特则于一年前,也就是1866年回到欧洲 并在位于米拉马雷城堡岬角上的“小城堡”里小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她开始出现了精神异常,并最终于1927年在比利时去世。
马克西米利安和夏洛特浪漫而又悲惨的故事最终引发了这样一个传言:所有在米拉马雷城堡住过的已婚君主和军官都会被诅咒,要么因暴力死亡,要么客死他乡。其中,这个传言还印证在了著名的西西公主(Princess Sissi)身上,她曾在城堡里居住过14次,后被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伤。这个传言同样还印证在弗朗茨·费迪南德(Franz Ferdinand)大公身上,他在访问萨拉热窝之前曾在此停留,后来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哈布斯堡帝国解体的事件中被暗杀。此外,奥斯塔的阿马德奥(Amadeo)公爵也曾在米拉马雷城堡的二楼住过,并将城堡改造成了当时的理性主义风格,可他在1937年任埃塞俄比亚总督一职后,死于肯尼亚的一个监狱集中营里。自1947年起,美国上校艾尔弗雷德·鲍曼(Alfred Bowman)担任驻地的里雅斯特盟军政府首脑。考虑到这一诅咒,他宁愿在地上搭个帐篷也未在米拉马雷城堡居住过。
布朗城堡
德古拉是文学以及电影作品中最著名的吸血鬼形象,尽管《德古拉》(Dracula )的作者布拉姆·斯托克从未去过罗马尼亚,他还是从书中一幅关于布朗城堡的画中汲取了创造灵感。这本《特兰西瓦尼亚:特产及其人民》是查尔斯·博纳(Charles Boner)写于19世纪中期的一本书。查尔斯·博纳则深受贝德克指南的影响,指南中散播了有关山谷里居民或者鬼魂的谣言,即鬼魂有夜间在村庄游荡寻找血液的惯例。也正是在贝德克的这些指南中第一次发表了“德古拉”名字的错误译法。
“德古拉”原本是以15世纪下半叶瓦拉几亚国王,也就是弗拉德(Vlad)王子为原型,其正确的译法应该是“龙之子”,是以弗拉德家族所属的“龙骑士”组织而命名的。但在英语中,成了“恶魔之子”,而不是“龙之子”。这样好像还不够,被罗马尼亚人视为民族英雄的弗拉德王子不仅与土耳其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土耳其人还给他起了“采佩什”(Tepes), 或者“穿刺公”的绰号。由于这个误解,布朗城堡也被称为“德古拉城堡”。
姬路城堡
姬路城堡的历史始于1346年,当时在经过了漫长而又动荡的日本封建时期之后,播磨国统治者赤松则村(Akamatsu Norimura)不得不考虑怎样保护姬路免遭附近军队的攻击。但直到1580年,姬路城堡都依然只是一个简陋且规模不大的防御工事,直到另一位武士丰臣秀吉 (Hideyoshi Totomi)在此建造了一座三层塔楼式城堡以作为他在日本南部的军事活动基地。1601年,池田辉政开始将姬路城堡改造成规模宏大的围城堡垒。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这座宏伟的建筑才得以保存至今。
日本历史学家曾计算出,完成姬路城堡这个“战争机器”需要2500万到5000万个工作日。然而,姬路城堡并不仅仅是日本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纪念碑,也是建造它的数百万工匠技艺的特殊纪念碑。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最高表现。在这里,内部空间中的居住功能和军事生活功能无缝融合,并以其内部空间的坚固性平衡了装饰的优雅精致,形成了一 种完美而独特的建筑共生关系。
好望堡
对于南非人来说,好望堡就相当于他们的五角大楼,它是该国最古老的殖民建筑,见证了这个国家350多年的动荡历史。好望堡建于1666年到1679年,目的是用以统治荷兰人在开普敦的殖民地。城堡的五个角上分别有5座堡垒,由国王威廉二世奥兰治(King William II of Orange)管理。城堡的墙壁用威力强大的大炮来加强防御,其临海一侧的墙壁超过30英尺高,而朝向陆地的几面墙壁甚至更高。它们都是为了防御目的而建造的,因为在当时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荷兰人与英国人都在争夺开普敦和非洲其他地区的控制权。尽管如此,好望堡本质上仍是作为休息港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补给站来使用的,船只跨越标志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上分界线继续航行,最终抵达荷属印度群岛,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印度尼西亚。
20世纪,这座岛屿因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 曾囚禁于此而闻名。如今,好望堡已经成为开普敦著名的旅游景点。
城堡这一古老建筑的魅力深藏于各国的文化中,作家夏尔·佩罗从城堡中汲取灵感写下了睡美人的故事,迪士尼以新天鹅堡为原型建造了属于自己的童话城堡,游戏里、电视剧中也频频出现城堡的元素,这一切都是源于人们对城堡的痴迷和好奇,那些真实发生过的爱情和悲剧,以及没有尽头的传说无疑给城堡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而伟大的作家不断地用文字告诉人们,城堡既可以给人们使其无尽的想象,也可以束缚人们像在监狱里一样生活。
*图文摘自加斯米娜·特里福尼《世界上最美的城堡》·中国摄影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乙未光画志”(ID:JMmoment)和界面影像新浪微博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