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义是我老早就非常赏识的山西北路梆子优秀表演艺术家。他1961年出生于晋西北黄河岸边保德县一个热爱民间艺术的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林所在的忻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基本功全面扎实,是一位悟性高、有志气、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的全才演员。
1980年他19岁时参加全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扮演传统戏《逃国》(又名《走边》)中的伍子胥,文武不挡,功夫过硬,荣获表演一等奖。1982年他21岁,参加全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在传统戏《汉宫惊魂》中扮演刘秀,唱做皆优,功夫不凡,荣获最佳青年演员奖,又一次赢得全省戏剧界同仁的一致喝彩。以后经过不断磨炼,摘取了全国第十届戏曲梅花奖。并深造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使他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逐步成为山西北路梆子中令人瞩目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在四十余年的舞台实践中,杨仲义刻苦认真,演出了几十部优秀剧目,塑造了众多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如《杀庙》中的韩琪,《拜母》中的杨四郎,《血手印》中的林有安,《清风亭》中的张元秀,现代戏《香火》中的长寿老汉,《云水松柏续范亭》中的革命先辈续范亭,《华子良》中的革命先烈华子良等。近年来,他又在改编的传统戏《宁武关》中成功地塑造了周遇吉这位视死如归、忠勇殉难的悲剧英雄形象。
《宁武关》是著名剧作家曲润海先生根据京剧、晋剧、秦腔等同名传统戏精心改编的一部北路梆子大戏,写的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与山西总兵周遇吉在山西宁武关惨烈大战壮烈殉难的故事。大意是说,明崇祯甲申年,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所向披靡,直抵雁门关下代州城。山西总兵周遇吉接战后,深感寡不敌众,绝难取胜,遂退至雁门关,欲凭险阻挡闯军。奈何援军不到,朝廷派手持尚方宝剑的监军太监杜勋发号施令,逼周开关迎战,终因兵力悬殊,失守雁门关。周只得率部退守宁武关。闯军尾追,严密包围了宁武关。当日周母七十大寿,周妻刘玉贞命周子前往宁武关城,请周回府为母拜寿。周考虑再三,决定下关回府,借拜寿之机劝说老母远避他乡,以保性命。不料周母却用忠孝节义的传统家训激励全家。周在寿堂拜别老母、妻子、儿女,慨然出关,与闯军决战,宁武关被攻破,在激战中周母毅然纵火,一家人在烈火中自焚殉难,周遇吉五内俱焚,向火中的母亲跪拜后,壮烈自刎。
这是一部文武并重的靠架戏。其中“下关”“别母”是两场重头戏。杨仲义在剧中充分展示了他能文能武、功夫过硬、擅于刻画人物的特点,博得观众一致好评。周遇吉跨马回府,在马上有一个较长的核心唱段,杨仲义从人物性格、感情和剧情出发,唱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深刻揭示出周遇吉为国担忧的内心情感:
周遇吉下城来思绪烦闷,
心疼痛好一似锤捣我胸。
这段唱腔由平板起唱,“周遇吉”三个字唱得沉缓、悲伤,唱出周遇吉内心的烦恼。
水不清只因为源头不净,
朝不宁尽出的误国奸臣。
埋怨声崇祯帝把人错用,
不该把尚方宝剑交给那杜勋。
他只会宫廷里献媚取宠,
两军阵怎知晓布阵调兵。
雁门关本可以待援严守,
小竖子开关放俘引进了贼兵。
无奈何退守回宁武关城,
大同宣化却未来一个援兵。
看起来大明朝气数将尽,
守宁武守的是炎黄血脉华夏精神。
紧紧催马回府邸,
劝慈母速离这血火城中。
这段唱腔,先使用了北路梆子中富于叙事抒情花腔【梅花腔】,唱出了周遇吉对国家命运的理性思索,接下来的【夹板】【二性】【流水】进一步唱出了周遇吉对守卫宁武关的决心和回家劝母速离战火的急切心情。唱得既慷慨激昂,又婉转多彩,听来令人荡气回肠,激情澎湃,十分过瘾。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大段唱腔是周遇吉在马上演唱的。他身披铠甲,背插靠旗,手执马鞭,化用戏曲“趟马”程式,边走边唱,唱做结合,神形合一,身段优美,唱腔感人,富有音韵美、形体美、阳刚美,给人以艺术享受。“别母”是《宁武关》全剧中最为感人的重头戏。在这场戏中,周氏一家生离死别,互诉衷肠,夫妻情、母子情、儿女情交织一起,周遇吉既有别母之悲,也有别妻之痛,感情极为复杂。此处杨仲义与扮演周母的池艳芬、扮演周妻的刘慧琴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倾情演唱,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深刻而细腻地唱出了周家一门忠烈,以国为重,视死如归的感人情怀。
在这场戏中,当周母命家院欲将周遇吉赶出府门,上关守城时,周遇吉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演唱:
赶字出口震天响,
催我雄关斗豪强。
一家人赴国难多悲壮,
老娘他绝我悬想、免我牵肠、激我肝肠、壮我行藏。
娘啊娘,娘啊娘,
国亦倾来家亦丧,
天将倾来人将亡。
钢筋忠骨父母养,
国运衰来显栋梁。
捐躯抗敌无话讲,
连累举家痛断肠。
大丈夫迈出家门不彷徨,
好男儿面迎刀丛如归乡。
我要让炎黄血脉贯宁武,
热血忠魂铸华章。
这段腔唱得铿锵有力,感情浓烈,情真意笃,撕心裂肺。最后一句,由节奏较快的【二性】【流水】突然改变板式,转为节奏较慢的平板,加大力度,唱得平稳、高亢、大气、刚强、壮美,由绾扎结束,唱出了周遇吉舍生忘死勇于为国捐躯的耿耿忠心和英雄气度,也显示了杨仲义善于将情、理、技三者统一起来,精心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把人物演活的艺术功力。
记得2004年11月26日,杨仲义在山西省演艺中心演出了移植现代戏《华子良》,他声情并茂的演唱和生动传神的表演深深感动了我。我曾给他写过一首诗:当年“走边”一炮红,晋北梨园出新星。鞭靴髯口任潇洒,文武双全过硬功。今扮英雄华子良,形神入戏动真情。一曲乱弹满堂彩,喜煞台下郭老翁。这首诗,如实反映了当时我现场观看杨仲义演出的激动心情。十多年时光一晃过去了。现在,杨仲义已成为忻州北路梆子剧院院长,又是北路梆子代表性传承人,肩上的任务更重了。我衷心祝愿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北路梆子的繁荣发展,再立新功!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