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什么,是怎么抗病毒的
这次疫情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堂深刻的防疫课,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和责任。
以往人们对免疫力的理解比较模糊,觉得免疫力是抽象的、可有可无的,经历了疫情才知道免疫力甚至可以决定生死。
究竟什么是免疫力,我们又如何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免疫危机”呢?
免疫力:平外患、安内乱、固城墙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免疫力的强弱会影响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很多疾病或多或少都与免疫系统有关。可以说,增强免疫力,就是提升身体的“战斗力”。
关于抗病能力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人体身体健康关键在于“正气”,也即自身的抵抗能力。
一个人禀赋充足、正气强盛,就能有效地抵御外邪,这也是“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当正气足够抗御邪气,就可以产生抗病力,从而不容易生病,或者生病后自愈能力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免疫力强。
如果先天不足,正气不足以抗御邪气,就容易感受外邪侵袭或者机体功能失调出现疾病,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免疫力差。
为什么说免疫力就是战斗力?
传染病有三种传染方式,一种是显性感染,即被病毒传染后出现一些症状;一种是隐性感染,病毒并不会使人发病,人体会自行把病毒清除掉,而且会获得免疫力。还有一种是携带者,即在呼吸道、鼻咽部等部位携带病毒,并排出病毒,会将病毒传染给与之接触的人。
而被传染的个人会不会发病,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与感染病毒数量多少有关,感染病毒的数量不大则可能不会发病;二是与每个人对病毒的抵抗力强弱有关,并不是说感染了病毒后,百分之百会发病。如果遇到免疫力比较低的人,就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科学看待免疫力,3个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免疫力越强越好
免疫力低下,人体易受细菌病毒的侵扰,还容易出现诸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但免疫力超常也不是好事,它会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良好的免疫力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处在均衡状态。
误区二: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需要特别保护
在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中,过度保护只会让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不堪一击,并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健康。
孩子提高抗病能力主要从调节肺脾肾功能不足来进行,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以小儿功能不足是相对的。
误区三:靠突击的方式,增强免疫力
调养身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方面面着手。一时心血来潮,想靠突击的方式,迅速增强免疫力,不仅不科学,方法不当,还容易对免疫系统造成干扰。
警惕免疫力下降的5个信号
美国《预防》杂志曾提醒,出现以下5个信号,说明你该增强免疫力了。
01
开始爱吃甜食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摄入100克糖会显著影响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长达5小时。
02
总忘记喝水
喝水能帮助人体排出毒素,喝水不够也会影响免疫力。衡量喝水是否充足的一个指标是尿液颜色,太黄表示喝水不够,太透明表示喝水过量,正常应为淡黄色。
03
体重迅速上升
体重超标、肥胖不仅不利于心脏、大脑以及其他器官的健康,同样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04
鼻子易发干
鼻涕可将病毒排出,鼻腔太干燥则利于病毒入侵。
05
总觉得紧张
情志失衡、压力大、精神紧张,都会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家人
病毒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但不必恐慌。在增强自身体质和免疫力的同时,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尽量避免与病毒接触。
专家提示民众,具有疫情高发地区的旅居史,近期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仍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满人员回家后,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单独居住就餐,减少与家人的接触。
现在逐渐复工复产,防控还是不能放松,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是最基本的,只有掌握好免疫知识,我们才能科学、合理地调养免疫力,拥抱健康人生。
来源:养生固本健康人生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