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映的电影《罪恶之家》,改编自1945年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创作的同名话剧,上映初期就已成为伦敦西区最受欢迎的三大话剧之一。在2015年刚好70周年之际,BBC将《罪恶之家》由话剧改编成电影。影片讲述一位探长为了调查一个年轻女工的自杀案件,登门拜访即将被封为爵士的亚瑟·柏林的家庭,最后证明柏林一家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这个女工的死负责的故事。影片完整地还原了一群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有情感的体面人,上等人是如何“无心”的逼得一个善良女人走途无路的死去。
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中将这个家庭中老资本家的狡诈嗜血、资本家太太的滑稽冷酷、年轻资本家的明哲保身和圆滑顺从,姐弟俩的悔恨和愤怒展现的入木三分,展现了那个时代他人即地狱,不为善,便作恶的景象。
一 罪恶的本源来自于自我道德的沦丧故事发生在英国一家豪华的庄园里,亚瑟.柏林是纺织业大亨,晚上举办的家宴正是为了庆祝女儿希拉和女婿杰拉尔订婚,两个人年轻的结合更像是一场政治联姻。随后,一个名叫古尔德的探长登门拜访,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查三个小时前自杀身亡的伊娃的死因。
故事缓缓展开,亚瑟.波林一家五口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罪恶逐渐清晰。大致可以概述为骄傲、嫉妒、迷色、贪饕、悭吝 。这五种罪恶来源于十三世纪天主教的道明会神父多玛斯.阿奎纳归纳出的七罪宗,是各种罪恶的恶源。
人的本源罪恶其实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丧失,对于这种自我罪恶的阐述,是《罪恶之家》揭示得最畅快淋漓的,其中的几个人物的罪恶之初,莫不是来自于这种道德观念的丧失。
1 )亚瑟.柏林的骄傲
在女儿的订婚家宴上,亚瑟.柏林忍不住想要分享的是他即将授予骑士爵位的消息,在女儿决定与背叛她的未婚夫决裂时,柏林首先考虑的还是保住爵位头衔,并且维系两大家族的利益。从这些细节的表现完全可以看出波林傲慢的姿态。
影片的主人公伊娃曾经是亚瑟.柏林纺织工厂的女工,两年来工厂不涨薪水已经难以为继房租、物价持续上涨的生活,在跟柏林商讨涨薪水未果后,伊娃鼓动工人罢工。两周的罢工,没能撼动柏林停工的损失,但是女工们迫于生活压力纷纷回到工厂复工。柏林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挺胸地站在工厂中央,他将一封解雇信递给了伊娃。
亚瑟.柏林就像亚述王那样傲慢无理、甚至口出狂言:“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聪明。”
2) 少女希拉的嫉妒
伊娃离开工厂,父母双亡举目无亲的她过了两个月饥寒交迫的生活,终于在一家百货商店找到一份工作。表现良好的伊娃在在一个月后再一次遭到解雇,事件的起因是亚瑟.柏林的女儿希拉。
原来,希拉和她母亲去百货商店购物,希拉看上了一款礼物,母亲却说希拉无法驾驭这种风格。刚好遇见伊娃,母亲说伊娃的气质才适合这种衣服。母亲的话让希拉很不舒服,心里的嫉妒像见不得光的苔藓,瞬间滋长。希拉坚持要换上衣服,她从镜子里看见了伊娃在笑,随即大发雷霆辱骂了伊娃。面对伊娃的解释,希拉一句都听不进去。她不依不饶对经理表示,如果下次她来店里再次见到伊娃,就会注销所有的至尊VIP,再也不来这里消费。
莎士比亚曾说道: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3 )女婿杰拉尔的迷色
伊娃接连两次被辞退,没人再愿意雇佣她。数个月穷困无奈,伊娃改名为黛西,沦落成了陪酒女郎。黛西这个名字让杰拉尔表情异样。原来,杰拉尔在一家宫廷酒吧消遣,正好看见伊娃被客人骚扰,杰拉尔走过去,用自己父亲的声势吓退了对方。伊娃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杰拉尔带着伊娃饱餐一顿,还提供住处给伊娃。他隐瞒了自己有未婚妻的事实,并在相识的第二天晚上将伊娃变成了自己的情人。
在面对未婚妻一家人的斥责,杰拉尔辩解道:“我只是单纯地想要帮助伊娃。”
“你爱她吗?”未婚妻的这句话直接戳穿了杰拉尔的虚伪。无论如何辩解,都掩盖不了他抛弃了伊娃的事实。几个月后就厌倦了伊娃的杰拉尔提出要解除这段关系。外出公干回来后伊娃已经搬离了公寓。杰拉尔苍白地解释道:“所有男人都会这么干!”
杰拉尔仅仅只是痴迷于伊娃的美色,他以一个高位者的姿态,享受那个美丽少女的钦慕,随后再一次将她推向深渊。
4)少年埃里克的贪饕
影片的一开始,埃里克的形象就是一个嗜酒成瘾的人,他每次的出场都离不开酒,同样也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使他犯下了罪。
伊娃离开杰拉尔后,改名叫莎拉,重操旧业继续在酒吧靠陪酒谋生。几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埃里克喝醉了酒,强行和伊娃发生了关系。埃里克被伊娃的美貌深深吸引,他很想一直跟伊娃在一起。不久后,伊娃告诉埃里克她怀孕了,埃里克听后套取了公司客户的一笔钱送给了伊娃。虽然埃里克是富家少爷,可是,父母都是守财奴,不会允许埃里克手里有多余的闲钱。
伊娃知道后骂走了埃里克。她独自走在海边,承受着感情再一次地折磨。
5)悭吝的柏林夫人
柏林夫人是布伦利女性慈善组织的成员,专门为身处困境的女性提供帮助。两周前,伊娃来到慈善组织寻求帮助,这次,她的身份不是伊娃也不是黛西,而是“柏林夫人”,她不愿提起自己的男友,只说他是一个酗酒成性的年轻人。男友曾经在家偷钱给她,但她不需要男友这样做,现在她已经怀孕三个月了,希望能得到帮助。柏林夫人觉得她不配用柏林这个姓,并觉得她说得话自相矛盾很不可信。于是驳回了她的申请,尽管伊娃一再恳求,波林夫人还是坚决赶走了她。
探长质问柏林夫人:“你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吗?”柏林夫人态度坚决地回道:“一点儿也不,我只是在履行我自己的职责,不应该为此受到指责,错在她自己还有那个让她怀孕的男人。”柏林夫人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武断而忽略了事实,她的态度是压倒伊娃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家人的无情冷酷不仅害死了伊娃,也害死了柏林家族的亲生骨肉。探长在离开时告诉在场的所有人:“永远不要忘记,你们每个人都是杀死伊娃的帮凶。”冗长的沉默,家里众人表现出后悔和愧疚。但探长离开没一会儿,柏林开始起疑,在得知没有探长这个人,也没有女孩儿自杀时,所有人松了一口气随即开始欢呼庆祝,希拉和埃里克沉默着没有加入狂欢,良知在缓慢地生长,可是却又显得非常羸弱。
当没有人死亡,所有的伤害,所有的错误,所有的愧疚也就烟消云散;当没有人死亡,冷漠和伤害他人,就变成了使用自己的合法权利。父亲认为自己是合法的开除工人;女婿认为,自己是合情合理的养情妇,是每个男人都会做的;母亲认为,自己是公事公办,伊娃不符合救助的标准,对此毫无愧疚。
展现在这五个人身上的罪,并不应该单纯的理解为他们犯下的错误、或是道德缺失,更主要的还是对人性深刻的剖析。这五种“原罪”,也是每个人都会犯下的。在物质社会的诱惑下,人与人之间肆意伤害,当没有造成不可原谅的破坏时,人们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找借口,谅解自己的放肆。
这就是电影揭露出的物质社会的阴暗面,目的是唤醒我们对物对人对自己乃至对世界有一个清醒冷静的认识。
二 罪恶之源的附加来源,是社会中畸形制度的衍生电影中整个事情中充满巧合,伊娃这一人物形象是时代的缩影。伊娃受到柏林一家人的迫害,代表的是被剥削者的整体形象。她的人生际遇是一种被剥削下的必然结果。是整个被剥削阶级“最终极的苦难”的代表,所以才似乎什么苦难都找上了她。
故事发生的时间正是一战前夕,英国以纺织业的技术革命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当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生产时代,由于急需提高产量,导致资本家不断地压榨平民(工人),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造就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也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隔离开来,下层妇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工厂女工,是工业革命发展时期英国出现的新兴事物。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 她们的劳动更便宜。”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英国工业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更残酷地剥削童工、女工来扩大再生产投资的。主要因为童工、女工比较听话,易于管理和培训,更重要和根本的原因是报酬低。
伊娃的罢工,老板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辞退她都足以说明伊娃在社会中生存的艰难,两次被辞退,过错方都不在她,可是,最后遭受沉痛打击的依旧是伊娃。伊娃无法反抗,只能默默接受这种打击,不仅仅是工作,还有感情上的背叛,生活就像是无望的苦海,一次次击打地伊娃无法翻身。在埃里克问她叫什么名字时,伊娃说不知道,她的心已经麻木,好像她生来就是别人的玩物,她的命运由不得她。
追究其原因,也源于当时英国的社会风气。当时英国推崇的柔顺、顺从的妇女形象,这就决定了工厂的女工作其实是被迫走出家庭。当时的社会妇女观中,妇女的主要的职责是将家安排舒适、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和安排奴役的工作。为了取悦男性,她们撇下理性,满足于男人对她们一时的“殷勤和尊敬”,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自由和德性。当时的社会风向如此,致使工厂女工们不为人们普遍接受。这也就导致了工人阶级妇女悲惨而且低下的实际社会地位 并不因她们外出工作、有了自己一份独立的收入而有所改变。
伊娃遭受着双重压迫,一者她是一个父母双亡生存得不到保障的穷人,其次她是一个男权社会中的女人。最后走投无路,只能选择自杀。
总之,《罪恶之家》就像是英国版的《骆驼祥子》。在资产阶级运作下的社会,将一个鲜活的生命碾压、迫害。“这不是你的错。错的,是这个社会,这个制度。”这是电影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批判和控诉,更是对当时女性生存的一种悲悯。人的罪恶感,一是来源于自我性格的封闭,第二重要的就是个体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而导致行为罪恶。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三 古尔德探长是对人类的告诫,道德,是拯救人类罪恶之源的良药但是我们无须悲观,前述两者导致的罪恶,在人来千百年的探索中已经有消解之法,所以,这个世界上有道德。道德既不是法律,也没条文,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却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就是让人类内心有一种认知和标准,以控纵自己的行为。从而,让社会维持一种良性的运转。《罪恶之家》中的古尔德探长就是道德对于人类源于自我罪恶的拯救启示。
古尔德,他充当的是整个事件的审判者的角色。他并不是人类,仅仅只是一种形象的化身,更确切地说是上帝的化身。
1)探长的名字,接近英文God,翻译成中文,其中含有上帝、造物主的寓意;
2)影片开始一段富有隐喻的对话。
“你相信上帝吗?”
“是的!”
“为什么?”
“我不相信人,我需要心灵的依靠,否则我会坠落的,坠入万丈深渊,永无止境的坠落。”
3)探长带有审判意味的话:“但是请记住,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个伊娃.史密斯和约翰.史密斯,他们的生命,期望和恐惧,他们的挣扎和追求幸福的权力,都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所思,所言,所为密不可分。世界上无人可以自全,我们对彼此都有责任。如果人类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那时人类终将领悟,在烈火中,付出痛不欲生的血的代价。”
最后伊娃等待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古尔德陪伴在伊娃身边,抚摸着她苍白的遗体。透过门口护士的视角,病房里只有伊娃一个人孤单地躺在病床上。这也间接表明了古尔德的身份是带有神的隐喻。
古尔德探长角色定义,意味着人类有自由选择想去做的事、并接受所做的事的后果。上帝无法改变人类的选择,无论是好的还是恶的,他只能旁观而无法拯救。
古尔德是在伊娃自杀前的三个小时来到波林家,他借着“不同时向多人展露相片”这一举动,试图引导波林一家发现自己的过错,并且去挽救他们的罪行。然而波林一家只是沉浸在逃脱罪责的欢乐之中,三个小时后,伊娃吞下整整一瓶消毒剂,在痛苦挣扎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恍惚间,伊娃看到了角落里古尔德眼含悲悯的看着自己。自杀在基督教里是重罪,尤其是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古尔德无法拯救,只能陪她走完悲苦人生的最后一刻。
原本是三小时前发生的事情,却发生在刚刚不久。此处的转折堪比神来之笔,古尔德的形象再一次神化,他试图给予人类补救的办法,可是,贪婪自私的人类还是任由恶意在心中疯狂蔓延。
影片最后,电话想起的前几分钟,沉默许久的埃里克对希拉说:“我要去找她!”那丁点儿的微光终于在故事即将结束时绽放了出来。这也是古尔德探长出现而又什么都不能做的目的,他是旁观者,他无法参与人类的任何决定,虽然有蒙蔽双眼的人,同时,也有希拉和埃里克这样逐渐清醒的年轻人,道德在被缓慢唤醒。
总结: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就像这首诗中写得这样,人类无法从别处唤醒道德和良知,它是从我们内心迸发而出的力量,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道德约束,会使我们谨慎对待他人,而不是仅仅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