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QC我要汽车网】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今,中国汽车工业也走经过65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南四环的北京汽车博物馆,收藏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世纪之车”的福特T型车,最早进入中国的慈禧用车原型杜瑞亚以及前苏联赠送给毛主席的吉斯110。红旗系列和上海系列等代表新中国汽车工业典范的经典之作也囊括其中。其实,细数北京汽车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就是翻看一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在汽车出现之前,马车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主要的出行载具(当然在此之前,驴车的作用也是不能被忽略的)。一统中国的秦始皇,麾下的帝国之师开创了马车新战法并用其攻击漠北的匈奴,使得大秦帝国的疆域一再扩展。而具有快速攻击力和防御性的马车战斗小组则是装甲战车的鼻祖。
在西汉初年发明的“计里鼓车”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里程的专用车辆。通过轮胎带动盘齿和直齿联动击鼓木人,成为皇室御用里程统计工具,而每次木人击打以皮鼓代表行驶1里(0.5公里)。此时国人已经开始对里程有了量的概念。
在西方工业大革命以后,蒸汽机成为划时代的发明,由此引发欧洲人对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马车替代物的疯狂追逐。雪铁龙的5HP双座敞篷车的出现,首次将系统化的售后服务引入到汽车行业中,并以此来制定后续车型的服务标准。
当昏庸腐败的满清政府为慈禧配备了第一台汽车后,由此拉开了汽车进入中国的序幕。
1920年,孙中山梦想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1931年,张学良治下东北军的兵工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汽车民生75型。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开始正规化的发展。饶斌,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创建了“一汽”,“二汽”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我国重要的军用民用汽车生产厂,并由此带动全国其他省份的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
建国之初,出于政治需要,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送给毛主席两台吉斯110礼宾车。这两台吉斯110分别成为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座驾,在此之前,毛主席在南苑机场检阅进京部队时还是乘坐威利斯吉普。
吉斯110,苏联斯大林制造厂荣誉出品,匹配V型8缸6.0升排量发动机,可瞬时爆发140马力,最高车速135公里/小时。吉斯110系列轿车,从1945年生产至1959年停产,总共生产2083台,这其中19台先后进入中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的座车。而在原产国苏联,敞篷吉斯系列轿车,至今仍是阅兵用车。
在1952年,2台吉斯115防弹车晋升为毛主席与朱总司令的座车。防弹版吉斯115自重较原型车2.5吨提升至4.7吨,发动机舱防火墙,四车门,后尾箱盖,铺设7.3mm防弹钢板,车门铰链为合金钢制成。全车所有玻璃换装4层复合夹胶玻璃,可防护100米距离7.62mm口径钢芯弹的攻击。
吉斯110/115系列轿车为非承载式车身,底盘的梯形大梁加装5道横梁。前轮采用单A下摆臂、前稳定杆以及竖拉杆,搭配副车架的独立悬架模式。后轮为钢板弹簧、上下控制臂和硬轴驱动的非独立悬架模式。在整个1930年代-1960年代甚至1970年代,前置动力后轮驱动,非承载车身的车辆结构,几乎垄断了所有轿车以及越野车市场。坚固可靠耐用是主流,而省油轻便只有在第一次能源危机后才受到推崇。
波兰引进苏联高尔基车厂胜利M20轿车的翻版,即波兰华沙M20轿车的特写。原型车高尔基胜利M20轿车从1945年一直生产至1958年,成为这个红色帝国高级干部的指定用车。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苏联对波兰从军事到政治和经济上进行全盘拉拢,胜利M20轿车及其生产线转让给波兰就是一个最好案例。在1962年,华沙M20轿车出口到中国,其总数量不超过800台,担任外国政要访华接待用车的任务。
吉姆轿车,1950年高尔基车厂,研发出一款在尺寸和豪华成都仅次于吉斯110的大型轿车。为了增加整车稳定性,对车长超过4.7米的吉姆轿车大梁的6道横梁灌铅。吉斯110轿车采用V型8缸6.0发动机,而同为高尔基车厂荣誉出品的吉姆轿车,则采用V型6缸3.5升发动机,最大输出90马力。至1959年4月,吉姆轿车总产量21527台,我国在50年代末期引进130余台,成为各大部委和军区首长专车。
吉姆轿车厂家编号为12,全车借鉴了美国别克“纽约人”的造型以及整车技术。标配的3前速手动变速器可靠性令人诟病。吉姆轿车车内空间优势明显,除正副驾驶员外,还可以在后可在后排座椅前翻出两个警卫员(秘书)应急座椅,全车采用4 2的乘员配置。
在整个60-70年代,无论是到访元首还是中国的老朋友,都以乘坐大红旗,检阅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为荣。而大红旗轿车更是成为国人的骄傲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1950年代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苏联援助下蒸蒸日上,第一汽车制造厂已经生产出CA30系列6轮驱动越野卡车,并在第一时间成为我军制式装备。但是国产轿车的生产仍然处于空白状态。1958年,一汽在借鉴了吉斯轿车与卡迪拉克轿车相关技术和造型后,推出了红旗CA72轿车。在CA72之前,还有一款“东风CA71”轿车下线作为技术储备车型出现。在1958年至1959年,红旗CA72经过反复测试和修改,最终量产202台。上图这台CA72轿车为平定新疆王将军(王震)专车。
作为新中国量产的第一台豪华大型轿车,红旗CA72的前后保险杠,车窗玻璃边条以及前格栅采用了大量的钢饰条进行勾勒和点缀。红旗的圆形前照灯、瀑布式的前格栅,自此成为国人对豪华汽车的基本概念。
相对后期生产的CA770系列大红旗,第一代的CA72带有明显实验性质,后车门与前车门为对向开启方式,后排空间的优势相对同时期的“纽约人”以及吉斯110并不明显。
总结了CA72的动力不足与传动系统的缺陷后,还是由“一汽”对CA72进行升级和技改,最终于1966年,推出最新改款的“大红旗”CA770豪华大型轿车。第一代“大红旗”CA770轿车,搭载了一台V型8缸5.6排量的双化油器发动机4前速自动变速器。
红旗CA770轿车全系三排座椅,第一排为正副驾驶员,第二排为应急折叠座椅,多为武装警卫和秘书乘坐,第三排为VIP专座。相对CA72的圆弧过渡的后侧围玻璃,CA770的后侧围玻璃采用了更多的直线条,部分车型的第三排排座椅为独立2人座,中间的应急座椅仍然保留。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巅峰之作的CA770系列“大红旗”高级轿车,从1966年一直生产至1998年。无论是苏哈努克还是尼克松来华都有大红旗轿车出现。从文革后,由小平同志主持国庆大阅兵至今,所有国家领导人主持的国庆阅兵仪式的礼宾车全部由“大红旗”担纲。以大红旗CA770为基础,一汽也发展出敞篷阅兵专用版,两款不同级别的防弹车,旅行版救护车等改型车。
在吉斯轿车、吉姆轿车甚至GAZ69越野车不断从苏联进口至中国,伏尔加轿车也静悄悄的到来。1958年,第一代伏尔加轿嘎斯21车在布鲁塞尔国际工业展亮相,一举夺得最高奖。当时人们对其评价是车身线条流畅,装饰独特。前苏联时期,伏尔加牌汽车被誉为“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和“社会主义的高级汽车”,并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
第一代伏尔加嘎斯21轿车搭载的动力为2.1L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65马力。而到了1957年至1958年,伏尔加嘎斯21则换装了型号为ZMZ-21A的2.445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0马力,变速箱使用来自美国福特公司的3速手动变速器。而为苏联情报机关KGB定制的伏尔加嘎斯23,则搭载了一台5.53升V8发动机。
直到整个1980年代,较新款式的伏尔加嘎斯轿车仍然在军队中配置,成为军区级指挥员的专车。而国家礼宾车队中,也将伏尔加嘎斯轿车与“大红旗”混编。在笔者的印象中,西二环的儿童医院附近,经常会看到成群的伏尔加嘎斯轿车与“小上海”轿车。
上海,是中国最先开放的城市,也是民族工业集中创办的城市。第一汽车制造厂首先在长春设立,随之“大解放”,“大红旗”,相继下线。上海汽车制造厂在1958年最先生产出“凤凰”牌小轿车,在经过持续的改进,于1964年将“凤凰”小轿车改名为“上海”牌。
第一代“上海”牌SH760小轿车,底盘和悬架模仿自1956年款的奔驰220S。搭载了一台直列四缸2.2排量的化油器发动机,3前速手动换挡变速器,最高车速可达130公里/小时,然而最为经典的则是第二排沙发式的豪华座椅,其舒适性至今仍是老一辈驾驶员所不能忘记的。
在第一代“上海”牌轿车推出10年后的1974年,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第二代“上海”牌汽车应运而生,虽然在车辆底盘,驱动架构以及悬架配置上并没有做出过多的修改,但是在整车外观上做出了较大的改进。大幅使用了镀铬装饰亮条套件,发动机散热格栅,前保险杠以及前照灯轮廓都被亮条勾勒。在整个1960-1970年代,这样的造型虽然在欧洲美洲市场逐渐消沉,但是仍然在苏联和东欧市场饱受欢迎。整车编号也变为SH760A,新款“上海”牌轿车由此被更多国人所认同,并赋予了“小上海”的称谓。
在改革开放之际,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以及港澳台的商人蜂拥而至,为了弥补“大红旗”轿车的不足,上海汽车制造厂在第二代“小上海”的基础上,通过加长轴距增设第三排座椅的方法,改造出400余台加长“小上海”作为礼宾车使用。
看似简单的拉长车身,加长轴距,增设第三排座椅,其实对于整车结构上的修改已经等同于重新设计一台新款轿车了。车辆动力的调校,中传轴以及传动轴的匹配,后差速器齿比的校正,以及车身强度和底盘大梁的匹配度,等等问题都要去解决。遗憾的是,加长型“小上海”的生产并没有按照科学且严谨的态度去面对,最终导致整车技术不过关加速抖动异常,制动系统不匹配等不可修改的问题出现。最终,在1978年加长型“小上海”昙花一现般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加长型“小上海”的造型基本上源于地第二代“上海”小轿车的风格,前组合灯仍然采用远光灯/近光灯单独设定的旧版造型。
车身侧面线条可以看到,加长“小上海”上白下黑的双色车身,较全黑的“小上海”更富有冲击力。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上,加长“小上海”绝对有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又一代表作。
虽然我国汽车工业一直在努力拉近与西方汽车大国的差距,但是在广阔的农村以及西部地区,汽车的普及仍然不足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此而出现了大量的三轮货运摩托车,这其中东风系列可算最为出名,但最早出现的就是这款上海581货运摩托车。
1957年,上海汽车装修厂,内燃机厂等协作单位组成攻坚团队,开始试制一款大型正三轮货运摩托车。1957年12月,第一台测试车研发成功。1958年1月小批量试生产,并由此命名为上海581三轮汽车。
上海581,搭载了一台2缸4冲程水冷V型发动机,最大峰值输出25马力,整车荷载1吨,最大时速96公里/小时。由于整车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特别适合城乡际的短途运输。
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恐怕没有谁不知道了。其原型车诞生于二战,由宝马汽车位纳粹德军研发的通信、勤务机动车,后被苏联模仿大量装备苏军,然后转入我国继续生产,至今仍然可以看到经过修复后的长江750出没。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天津大发生产的微型面包车,以低廉的价格,稳定的质量,载人载货两相宜的用途,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出租车。而这类被北京人称为“面的”出租车更是笔者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1984年9月25日,第一辆天津大发下线,1987年,天津街头第一次出现天津大发出租车。1984年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工生产出30万台大发面包车,其中近90%成为全国各地的出租车。
生长在城八区的北京人,对于老式的无轨电车有着相当的感情,搭乘104路无轨电车放学后与曾经初恋们的约会。
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解放CA30A系列卡车,早先作为军用越野卡车而装备解放军各级部队,继而在1960年代才开始进入民用市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风汽车,这里的东风并不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东风牌汽车,而是由第一汽车制造厂,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研发了建国后第一款小轿车并命名为CA71。这台预示着新中国第一台汽车的东风轿车,曾经驶入中南海接受毛主席以及党中央各级领导的试乘试驾。遗憾的是这台东风轿车仅有一台,图片中这台为仿制品。
东方红轿车,这也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款拥有销售资格和准备状态的轿车。从1959年至1969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再生产BJ212越野车的同时,也展开了对轿车的研发工作。尽管东方红轿车,以苏联伏尔加M21轿车为蓝本进行模仿,却开启了北京制造小轿车的先河。直至2012年,由北京汽车集团生产的绅宝系列轿车上市,才算圆了北京汽车工业制造轿车的梦。
CA770系列“大红旗”前文已经介绍过,无数“中国老朋友”们都以走在长安街乘坐大红旗,被无数载歌载舞的小朋友们热烈欢迎为荣。尤其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大红旗”不仅仅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更是身份的象征。
“小上海”轿车,局级干部们的最爱,是无数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大解放、小上海和北京212绝对是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产主力车型。
1980年代,中美蜜月期开始了。在此期间我国先后与德国奥迪、美国通用和克莱斯勒组建合资公司。其中,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克莱斯勒合资的北京吉普有限公司生产的切诺基越野车,影响了整整一代国人。从最先以OEM方式生产的BJ7250,随后搭载直列6缸4.0排量的豪华型切诺基,搭载2.5E电喷发动机的切诺基,大切诺基,以及2500和2700等不同改款都成为热门车型。虽然有“修不完的切诺基”之称,但这仍然不能阻挡越野爱好者的高度认同。最重要的是,切诺基的引进为我军轻型越野车多了一种选择,更为后续第一代勇士通用军车的设计和生产奠定重要基础。
悲催的广州标致系列轿车,不能说是车辆本身出现了问题导致销量不佳,似乎还是生不逢时。对笔者来说,广州标致505SW,四轮驱动旅行车简直就是一把神器!即可越野又可运货,遗憾的是车辆售价与总装质量是其弱点。
从东风轿车到小上海,BJ212再到广州标致,这些与我们渐渐远去的经典车型,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从自主研发到合资创业的一个艰苦过程。在短短65年,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传统车到新能源车辆技术的原创开发,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曾经中国汽车老大哥的一汽自暴自弃,到自主车厂比亚迪的迎头赶上,这或许就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无论如何,那些曾经做过的汽车,都是共和国拥有过的辉煌!
更多汽车资讯,敬请关注51QC我要汽车网官方微信“wx51qc”。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