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五章 古典时期的音乐(1730—1820)
第三节 维也纳古典乐派
向阳光
三、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二)艺术成就
2.其他器乐创作
(1)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是卓越的钢琴家,他创作钢琴协奏曲原来是供自己演奏的。他作有五首钢琴协奏曲,前三首(C大调、降B大调、c小调)是早期作品。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先于他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约作于1795年,是题献给卡尔·尼科(Carl Nikl)的作品,分别于1798年及1801年进行两次修订,並于1801年出版。
第一部:《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这首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曲式特征,都受到了古典主义的影响。古典主义音乐语言朴素精炼、结构均匀对称,这些都在贝多芬早期作品中体现出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光是他对于音乐的迷恋追求和理解,其中也包涵着他对自己的生活、对社会变革等一系列问题的感悟。因此,他的音乐不是死板地继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作品创作的实际对它们加以升华,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变奏曲式。
第三乐章:回旋曲,极快板,降B大调,回旋奏鸣曲式。
第二部:《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始作于1796年,1798年完成于维也纳。贝多芬他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是具有时代性的,作品不但主题明朗,也蕴藏着极大的扩展性,体现出丰富的调性变化,而且色彩的鲜明对比将他的作品独创性完全展示出来。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志性人物,他的5首钢琴协奏曲作品之中,《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在年轻时候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音乐风格轻松、高雅。在他早期作品当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典主义高雅的艺术风格,而且也发现他的创作颠覆了传统音乐思维,追寻自我情感的性格特点。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辉煌(有活力)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广板,降A大调,三部曲式。
第三乐章:回旋曲,诙谐的快板,C大调,回旋曲式。
第三部:《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作于1800年,是贝多芬真正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贝多芬对现代协奏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4首协奏曲(第三、四、五钢琴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从这首协奏曲起,贝多芬加强了钢琴作为主体的力度,使它的对应织入整个音乐发展,使结构更为恢宏。这首作品是贝多芬最善于使用对比与发展的c小调,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朝气勃勃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多少有一些英雄性质,第二主题更富歌唱性,它们的发展很具戏剧性。
第二乐章:广板,在这个乐章中,钢琴声部有比较宽广的发展,采用声乐艺术中类似朗诵调到花腔的各种方式展现钢琴的技巧。其中钢琴“朗诵”的片断与乐队的关系意味深长,而“花腔”式的钢琴音型处理非常复杂,由64分音符组成的音型比比皆是。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大致的三段体。在这个乐章中,基本主题开始有五彩缤纷的变化。这种变化似乎是由一件乐器一件乐器之间的传递来完成。在第三段开始,在一段不长的赋格之后,有急剧而又饶有趣味的调性变换。尾声速度极快,表达出生动的幻想。
贝多芬的后两首(G大调、降E大调),是中期作品。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5年至1806年之间,此时正是贝多芬确立自己音乐创作地位的时期。
第四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Op.58),被认为是最美丽、优雅的代表作之一,1808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这是他最后一次以独奏家身份上台演出。但是,这个作品由于各种原因被遗忘,直到过了20多年,一些著名的钢琴家才重新审视了这个作品,并以钢琴曲的名义正式出版,该曲问世后,在欧洲乐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诸多音乐家都对这首协奏曲持认可的态度,认为它引领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潮流,它的伟大性才终于得到了体现。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e小调。即兴曲风格;
第三乐章:回旋曲,甚快板,G大调,回旋曲式。
第五部:《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Op.73),这首钢琴协奏曲是5首协奏曲中乐队与钢琴的技巧发挥最辉煌的一首,出版时标明为“大型协奏曲”,其《皇帝》的标题大约是指此曲的结构辉煌而在协奏曲之首而言。这首协奏曲与当时流行的“军队”协奏曲不无联系,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从乐队齐奏的响亮和弦和钢琴独奏3次自由的华彩开头,决定了这一乐章英雄主题的发展。这一乐章基本主题在各种相互对置的插段变换中,在和弦所组成的张力中不断出现非常精彩的段落,像是大江奔流的气势中宁静而又安逸的绿洲。发展部的对话明显比第四号第二乐章高出一筹,完全是一种深沉的戏剧性。而辉煌的乐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钢琴华彩乐句,恰恰又成为一种特殊的装饰。
第二乐章:稍活泼的柔板,自由的变奏曲式。基本主题包括很弱的弦乐器咏与钢琴两次热情的戏剧性独白。在变奏中,钢琴一直在从容不迫地编织它优美的旋律图案。这一乐章后部开始孕育那个效果辉煌的发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似乎是第二乐章的蕴积就为这一乐章的迸发。第二主题虽在这个乐章中有精细的发展.但基本主题在各种变奏和调性装饰处仍呈现出雄伟的气势。在这一乐章中,钢琴呈示出它的全部光辉。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旋曲的第二个插部中有一个小型回旋曲,精巧地起到了“匣内有匣”的效果。
这五部钢琴作品,都是按照“快—慢—快”三个乐章的传统形式创作,第一乐章用双呈示部。但比起莫扎特的协奏曲来,不仅结构扩大,独奏声部也写得更加丰富多采。五部钢琴协奏曲各有不同的性格,前两首活力充沛,闪耀着青春的光辉;《第三协奏曲》显得悲壮热情,具有英雄的性格;《第四协奏曲》诗意盎然,富于浪漫色彩;《第五协奏曲》富丽堂皇,气势豪迈,因而有《皇帝协奏曲》之称。第一乐章的华彩段非常简洁,由贝多芬写出来,不让独奏家即兴演奏,是别开生面的创举。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