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康复治疗师,今天我为大家科普一下婴幼儿爬行障碍的评估与康复。
爬行运动通常分为腹爬和四爬 四爬即手膝位支撑爬行 今天我重点为大家介绍四爬训练。爬行运动是婴幼儿又一个全身的协调性运动 看似一个简单的爬行运动 却能将婴幼儿的认知、姿势控制、协调移动充分联系在一起。
爬行运动的完成是婴幼儿移动能力发育成熟的开始 真正意义上克服重力对身体的影响。爬行运动时四肢稳定的支撑使腹部离开地面 表明躯干核心部分功能逐渐成熟 四肢及躯干的前后左右重心转移和单侧支撑能力日益完善 平衡、协调能力以及肢体分离运动迈上一个新台阶。
爬行对宝宝意味着什么?首先,用手和膝盖着地的爬行方式让宝宝的手和腿来承受身体的重量,能让他的骨头更结实,肌肉得到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为日后的站立、步行打下基础。其次,宝宝从躺、趴、坐“进化”至爬行,能自主移动了!可算是一个飞跃,大大开阔了宝宝的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促进全方位的发展。同时,爬行技能的掌握能让宝宝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你联系!研究发现,当婴儿会移动自己的时候,他对照顾者的感情随之增加,表现出更黏人。当年糕爬行着,穿过一个沙发的距离来到我身边时,我强烈感受到来自宝宝的主动示好和需求,哎呀,赶紧甩开手机,蹲下来和他一起玩!
爬行运动可以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发育 增强对空间位置感的判断和认识 所以要重视爬行训练 避免爬行运动的缺失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比如爬行运动缺失会造成前庭功能发育不良 引起感觉统合失调 从而影响运动、学习及生活。
接下来说下婴幼儿常见的异常爬行姿势及原因分析:
(1)缺乏对爬行运动的认知能力 没有爬行的动机和欲望
(2)四爬位保持短暂 稳定能力差肩胛带的稳定与自由屈伸能力、髋关节的稳定与自由屈伸能力不足 不能稳定地支撑躯干离开地面。
(3)偏瘫样四爬
肩胛带及髋带、骨盆的稳定性不足 患侧肢体不能完成支撑及左右重心转移。
(4)兔跳样四爬
常见于双下肢分离运动受限 肢体协调功能受限 如内收肌群肌张力增高 不能有效地进行下肢交替屈伸运动。
(5)髋关节外展位代偿爬行
髋屈肌肌群紧张 伸肌肌群功能受限 导致爬行时髋关节过度屈曲 身体重后移 下肢支撑面明显扩大 从而限制髋关节的自由屈伸运动 靠髋关节外侧的外展来过度外展代偿 完成向前移动。
第二部分:手膝位四爬运动所需运动元素
1.肩胛带的稳定和前伸
2.肩关节的屈伸
3.肘关节的屈伸。
4.躯干控制稳定及侧转
5.髋关节的稳定及屈伸
6.膝关节的屈伸。
7.具备爬行的动机和欲望
肩关节、髖关节的支撑稳定 躯千姿势肌 尤其是腹肌以适度张力保持稳定离地,使患儿获得前后左右重心转移及单倒肢体负重能力 自动态平衡能力建立完善。
第三部分:四爬运动训练
1.侧坐位至四爬位体位转换训练
患儿取侧坐位 负重侧上肢支撑于身体侧方治疗台 治疗师帮助稳定肩关节 在负重侧前方放置玩具 诱导患儿对侧上肢主动抓取玩具至臀部抬起 训练患儿上肢的支撑能力及由侧坐位向四点跪位转换的能力 为四爬运动做准备
2.上肢支撑能力训练
患儿取双膝跪位 跪于平衡垫前 双手支撑于平衡垫上 逐渐降低平衡垫的高度使患儿身体重心前移 增加双上肢的负重能力 最终达到四点支撑位。在双上肢支撑完善后 在患儿前上方使用患儿感兴趣的玩具 诱导患儿一侧上肢抓取 通过改变玩具的位置训练患儿单侧上肢动态支撑能力和重心转移能力。双侧交替练习 注意患儿的情绪 利用患儿感兴趣的玩具调动患儿的动机和欲望。
3.四爬位重心转移训练
患儿取四点支撑位 治疗师于患儿后方 双手放置于患儿髖关节两侧 然后辅助患儿进行前后、左右的重心转移训练 为患儿交互性四爬运动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不能紧抓患儿髋部,避免引起紧张。
4.三点支撑训练
患儿取四点支撑位 治疗师位于患儿后方 一手放置于一侧关节外侧起稳定作用 另一只手托起患儿一侧下肢使其向后充分伸展 然后使其进行前后动态性(双侧下肢交替练习) 训练患儿三点支撑能力 为爬行运动做准备。
5.爬行训练
患儿取四爬位 一侧上肢在治疗师的诱导下向前抓物 使身体重心前移 抓侧上肢支撑后 治疗师辅助其对侧下肢屈曲前移 两侧肢体交互训练。适过反复词训练,输入正确的爬行模式 帮助患儿学会爬行。
6.悬吊下爬行训练
治疗师利用悬吊系统 让患儿腹部置于悬吊带上 前方放置玩具 诱导患儿抓取,通过减重使患儿更易出现交互性爬行动作 为其输入正确的爬行模式。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科普的婴幼儿的爬行训练,方法仅供参考,各位家长可以看看。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