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学创新

魏书生教学创新(魏书生用公开课彰显语文教学真理)(1)

感谢你阅读,请关注!

不少人教了一辈子语文,却全然不知道,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错误养成习惯,就成为真理,习惯就是真理!多少人认定,讲台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也就霸占课堂,硬是将学生变成冷漠的看客。

魏书生可贵的品质是善于思索,也才掌握语文真理。人们学不会魏书生,是因为拒绝接受真理!

在一次大咖云集的公开课上,魏书生居然把课堂还给孩子,整堂课基本没有讲什么,就问了几个看似并没什么意义的问题。

魏书生有种气概,以不可动摇的底气,压倒大咖高大上的理论,勇敢张扬自学的真理。

略举课堂实例说明。魏老师问孩子:“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孩子肯定地回答后,又问:“课文下面是不是介绍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你们看得明白吗?”

然后是对原文(课文是古文)的翻译。魏老师又复制亲切和蔼的问题,孩子于是对照注释翻译原文。

如此几个问题引导,孩子就把课文学懂了,于是号召大家背诵——看谁背得最快。效果非常好,刚才自学了课文,都理解了,背诵也就十分轻松。

魏书生教学创新(魏书生用公开课彰显语文教学真理)(2)

自学与听讲,对比分析就可得到并不深奥的观点:

首先,读与讲的内容相同,读才有深度注意,理解深刻得多,记住的内容是听的两倍以上。

像文学常识之类,教材上清清楚楚印着,可老师也要讲,因为老师喜欢讲,学生却不喜欢读。可老师并没有研究,对同样的内容,到底是听还是读,理解更深刻呢?

只要对心理略有了解,就不难明白,阅读才有深度注意,听讲却注意肤浅,常说,左耳进右耳出,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高中,不少孩子已完全听不来课,听讲就是休息,因为根本没有思索。只要请孩子回答刚讲的内容,就十分茫然,才发觉根本没有听进去。

可默读就不同了,必须边读边思,理解语句,否则阅读就停止。默读是培养深度注意,养成读思结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从效果看,默读记住的内容是听讲的两倍以上。只要请孩子复述,就发现能说出读的大部分内容,却对听的内容大部分已遗忘。

所以,苏霍姆宁斯基说,学会边读边思就学会阅读,也就掌握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魏书生教学创新(魏书生用公开课彰显语文教学真理)(3)

其次,读的与讲的内容不同,读才培养阅读能力,听不出阅读能力。

老师霸占课堂,主要讲的就是课文分析。把课文解读成教条,一款款讲给孩子听,就是老师天天做的工作。殊不知,无论怎样认真地听讲,也全然与阅读能力无缘。

只要稍懂常识就清楚,阅读能力只有在独立阅读中才能培养,沿着文字的幽径,孩子才能进入文字描绘的世界,触痛相关经验,鼓动想象的翅膀,于是有了审美体验。

老师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讲给孩子听,孩子也许“听懂”文本,却没机会读懂文本。既然阅读架空,哪来阅读能力呢?

纵然老师讲得声情并茂,也无法跟阅读相提并论,因为听讲的感染只停留于感官,无法唤醒经验,无缘想象。不是常看到,老师讲得激动非凡,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

所以,晚自习,我一向都是照看孩子阅读文学经典,决不练题或讲题。

诚然,写比读注意更深,效果更好,所以,阅读名著与写作评论,总是有机统一。边读边思边旁批,读后写作评论,这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

魏书生教学创新(魏书生用公开课彰显语文教学真理)(4)

最后,读培养深度注意,听驯化恶劣的注意品质,养成懒惰的恶习。

听讲轻松却注意肤浅,阅读艰苦却注意深刻。事实上,学会深度阅读,孩子就学会高效学习。阅读是深度注意最常见的训练方法,阅读就是修养宁静培养优异的注意品质。不会深度阅读,孩子就难有深度注意。

相反,听讲却驯化恶劣的注意品质。只要不带问题听讲,孩子的注意就易懈怠,最终养成似听非听的习惯,积淀成懒惰的恶果。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