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母子斗嘴(儿童公交车上吵架)

家庭生活中,常见到父母和小孩子斗嘴,因为父母的知识,地位处于明显优势,通常都是父母完胜,但也有些小孩子逻辑严谨,口齿伶俐,怼的父母是哑口无言,当然如果碰上了不讲道理的父母,最后来一句,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瞬间结束战场。

儿童公交车上吵架(公交车上母子斗嘴)(1)

周末带女儿去上补习班,坐公交车上,目睹了一场精彩的母子辩论大战,既有逻辑之美,也有智慧之光,看得我和女儿是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那对母子俩上车的时候,就看出来有点闹别扭了,年轻妈妈坐下之后,孩子没有选择挨着妈妈做,而是坐到了远处,年轻妈妈喊了几遍,孩子都说,我就要坐在这边,始终不肯过来。

后来年轻妈妈说,你过来,妈妈和你好好讲,你现在也不小了,要讲道理,不能无理取闹。

大家的目光都扫向了男孩,男孩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不情不愿的起身。

儿童公交车上吵架(公交车上母子斗嘴)(2)

男孩看起来十岁左右,走过来的时候,嘴里还嘟囔着,怎么就不能听我说几句呢?

坐下之后,两人一开始都没有说话,可能也感觉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都有点难为情。

后面还是妈妈先开口了,你说上个月刚买了一套课外书10本,你都还没有看完,怎么又想买书呢?你说说你买书的道理在哪儿?讲通了就给你买。

男孩说,首先申明,上个月买的10本课外书,那是学校老师开学时让买的,不是我想要买的;第二,那10本书是对应整个学期的,是按照学习计划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全看完。

那你也可以提前先预习预习呀,多看两遍也没关系啊,年轻妈妈说。

有些书我已经按照老师要求看过了,相关的卷子都已经做过了,还怎么再多看两遍,我就想买几本自己想看的书怎么就不行啊?男孩再次强调了自己的需求。

儿童公交车上吵架(公交车上母子斗嘴)(3)

家里书柜那么多书,干嘛还要再买?年轻妈妈明显不想将就孩子。

那你那么多包了,为什么还要买个新包?男孩开始主动出击了。

男孩的话让年轻妈妈为之语塞,半响没做声,可能没想到男孩会拿这事反击她,想了一会才说,小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能自己挣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小孩子用得是父母的钱,所以不能随心所欲。

那你也不是用自己的钱啊,用得是爸爸的卡刷的呀,男孩继续追击。

年轻妈妈被逼到死胡同了,委屈的说,那我没上班,还不是为了照顾你,你妈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之前也上班挣钱的,不比你爸差,是生了你后,没人照顾你,才选择在家做家庭主妇的,你以为你妈愿意花你爸的钱,再说你妈我在家天天做家务,伺候你们父子俩吃喝拉撒睡,容易吗?买个包是你爸奖励我的,你个小没良心的,怎么还扯这个来刺激你妈呢?你想想,妈妈平时辛不辛苦?

妈妈的话都有点哽咽了,这让男孩也有点慌乱,小心翼翼的说,妈妈是挺辛苦的,我也知道啊,你看我平时也挺乖的不是,周末我都会帮你拖地洗碗的,学校作业上面,我也从没落下,让妈妈你多操心,看在你儿子这么乖的份上,妈妈是不是也应该奖励一下,给我买一下书嘛,我保证不影响学习,而且多看课外书对学习也是有好处的,我的好妈妈,求求你了。

儿童公交车上吵架(公交车上母子斗嘴)(4)

男孩的态度转变的也挺快的,年轻妈妈瞬间好像又占了上风。

小孩子没有控制力的,你是妈妈的孩子,妈妈还不了解你,你听妈妈的准没错,等过两个月,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再给你买。

年轻妈妈的话让男孩彻底无语了。

公交车报站了,哎呀,老爸,我们坐过站了,女儿的一声大喊,让周边的乘客都乐了,也把我从看热闹中拉回来了,赶紧慌忙的和女儿下了车。

唉,光顾看别人的热闹了,往回走的时候,女儿说,车上那个妈妈和我妈妈好像啊,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很像。

我问女儿,如果你是那个男孩,会怎么做?

女儿说,我可没有那个口才去和老妈辩,耗那个精神,还不如尽量多存点零花钱,自己手里有粮,底气才足。

这场争辩,看起来好像是年轻的母亲完胜,但背后其实是双输,男孩的思辨还是不错的,可惜年轻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行的后果。

如果家庭里的对话一直都是这种模式,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粗暴的,不开放的,不允许质疑的,我只需要接受就好。慢慢地,孩子宝贵的思辨能力就这样被破坏了,而父母成了最大的凶手。

碰到口齿伶俐的孩子,父母不要头痛,应该高兴才是,恭喜你,你的孩子天生就有思辨的基础,善于思考,敢于表达,我们要小心维护好孩子的表达欲望。

儿童公交车上吵架(公交车上母子斗嘴)(5)

特别是在沟通过程中,碰到问题千万不要逃避,即使这个问题是我们父母自己的,也要坚持和孩子讨论下去,涉及到自己的错误,勇敢承认,没有孩子会记仇,反而会因为父母的坦诚,而学会坦诚和勇敢。一旦回避问题,后续的思辨都将毫无意义,因为思辨的美,就在于纯净明澈,从头到尾,能以一贯之。

有人说,孩子耍赖的时候,父母开始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开始讲道理的时候,父母又大讲亲情,孩子开始讲亲情的时候,父母整不了只能耍赖了,所以说,到底谁更赖?最后伤得又是谁呢?

孩子开始讲道理的时候,正是思辨萌芽的好时机,父母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