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秋了,感觉到冷了,开空调的频率低了很多,窗户外面的马路正在修缮,每天晚上陪着我入睡的声音里有了拖拉机的声响。
这个空档,我就有点想念家里的面了,细数来北京已逾过两年,吃够了外卖里的油腻,记忆里入秋在家时,我妈总是会做臊子面给我吃。
甘肃的臊子面不像陕西岐山那样,上面不是飘着一层油,吃起来也不酸。
猪肉一小块,两个小土豆,加一根胡萝卜,几朵泡发的木耳,有时间的家庭还会在前一天泡一点珍珠粉条。猪肉、土豆和胡萝卜都切成小丁,木耳也切成小朵。家里做臊子面的臊子是不放葱花爆锅的,一般直接下猪肉丁,炒到差不多的时候要淋上酱油,酱油要多,等到看到锅里是咖啡黑色的时候,再下土豆胡萝卜,炒好了以后再锅里下上半锅水,等到熬到土豆沙沙的时候,关火,下上一把香菜末,臊子也就好了。
我妈做的臊子喜欢汤汁多一点,味道也比寻常家里淡不少,因为她总会在炒到一半的时候加几块西红柿进去,以前问过为什么,她没回答,后来有一天她吃着吃着突然抬起头说,就是觉得西红柿好吃,但我爸觉得酸,我爸喜欢吃咸的东西,我妈炒的所有菜,他都嫌弃淡,没有味道,所以家里吃臊子面的时候,我爸总要配咸菜。
我家的咸菜是自己腌的,原料不是韭菜也不是萝卜,不知道为什么,家里小县城,用萝卜做咸菜的很少,可能是都吃不惯的缘故,都用沙葱腌。
沙葱这个东西应该不是我家那边特有的,但是我家那边吃的多,说是葱,但是是没有葱味儿的,很好吃,每年年初春雨下过以后,我爸会开车带着几个人上山拔,我以前也跟着去拔过,后来嫌弃山上路不好走,去了几回就再没去。
新鲜沙葱是要吃一阵子的,一般做法都是凉拌,生沙葱去掉蔫的和黄尖儿,然后直接下水焯,不过两分钟,捞上来不用切,浇上热油再拌醋和辣椒,不吃饭都能吃上两盘多。
我妈总会留下点沙葱,在某个晚上,我和我爸在看电视的时候,去厨房忙活,把沙葱切碎了,撒盐和料腌在小坛子里,这样冬天的时候,吃拉条子没有菜的时候,这就是最好的。
西北人是面做的,米是偶尔的,家里做米的时候,爷们儿总是嫌弃的,因为吃不饱。西北人吃面都是用盆碗的,陕西的面当然很出名,种类也多,但也有大头的,比如油泼面啥的,甘肃那边就都是拉条子了,偶尔会有杏皮子,还有搓鱼子,以及旗花儿。
我以前问过我爸为什么,我爸说还不是因为穷,所以把面做出了各种各样。
杏皮子在我们家又叫窝窝,甘肃过年有句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窝窝飞上天,说的就是杏皮子。
有点像猫耳朵,但是猫耳朵都是机器的,杏皮子是手工的,手工的大小不一,是纯人用手碾出来的,我在家吃一次杏皮子很费劲,因为面很难弄,但是吃起来是真的好吃,不得不说面条换个样式,吃起来味道真的不一样。
新疆人有个面也是我一直很爱吃的,叫鸡肠子,就是长相很像鸡肠子的面。做这个面的时候要起早,我吃一次也很费劲,因为需要盘面,每次我家里基本上就是盘两盘,然后用小刷子抹上油在面上刷,没熟的面,看起来都很有食欲,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不做了,估计现在新出生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了。
我家拉条子是最常见的,来北京和我妈打电话,三次有三次都是在吃拉条子,我爸妈比较忙,拉条子比较好做,有时间就回家和面,没时间就在门口的压面房买,压面房的面其实也是手工做的,我们家那边,一盒面3块钱,回家炒个菜,这样也就是一顿饭,有点像外面的盖浇面,但是家里的肯定好吃一点。
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吃拉条子,尤其是隔夜剩下的,就是前一天晚上面下多了,没吃了,第二天我就会抢着吃,凉拉条子倒上家里熬的西红柿酱,再弄上油泼的朝天椒,再加上一点沙葱咸菜,要是再有酸菜粉条肉夹上一点放进碗里,拌出来的面,可谓给什么都不换的好吃的。
有些想家里的面了,也有些想家了,明天去买一块猪肉,准备自己做一碗臊子面吃。
少年时,不知家乡的味道是什么
是因为上学年年两次归家
断了顿儿的味道马上会被续进胃里
毕了业,不知家乡的味道是什么
是因为新奇世界太多未知
即使断了顿,也有新奇的吃食进入口中
如今北漂三年,第一次开始想念家的味道
而这一次,我想
是该将回家的时间
提上日程了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