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儿这么开心和充满活力,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支持她好好练下去。”7日上午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体育馆的看台上,市民李先生一边给孩子助威,一边举着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和李先生一样的家长还有很多,看台上喀嚓声不断,加油声不绝。
这是2019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中小组)的现场,本届赛事共吸引上海15个区的29所高中、42所初中,51所小学共计3200多人次参赛。“四年前的首届比赛,参赛学生人数只有800余人。”办赛方认为,啦啦操比赛能够吸引这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说明该项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有信心让啦啦操运动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时尚的团队运动受学子追捧
阳光、时尚和团队精神,是啦啦操深受学生喜爱与追捧的主要原因。
一位前来观赛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已经算是学校的“名人”——啦啦操训练让她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拥有了阳光、自信的气质,“学校里有不少同学都把我女儿当作自己偶像崇拜。”
崇明区的西门小学是上海最早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学校之一,学校每周都有一次是雷打不动的“啦啦操时间”——全校学生齐跳啦啦操。西门小学舞蹈老师毛艳艳告诉记者,啦啦操结合了舞蹈、口号、跳跃等动作技术,配合音乐、服装、队型变化及标示物品等要素,孩子们喜欢艺术性强的体育项目,所以对啦啦操的热情十分高涨。
虽然这项运动看起来激情四射,神采飞扬,但背后满是艰辛的付出。毛艳艳告诉记者,压腿、下腰等基础练习动作,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坚持。据了解,此次西门小学来参赛的16人小队,每天早晨7点10分就到学校,进行将近一小时的“晨练”。放学之后留下来再练40分钟,一位叫王若晴的五年级学生,就连回家背书时都进行劈叉训练,对啦啦操的喜爱可见一斑。
“我们这些郊区的孩子们平时得到的比赛机会还是少了点,但无论是练习还是外出参赛,都是大的照顾小的,小的尊重大的,队员们感情越来越融洽,对啦啦操的喜爱也是越发强烈。”
孩子们的快乐背后还有无名英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要求,2015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而“表里俱佳”的啦啦操项目,由此为契机全面进入校园。
普陀区可以说是沪上积极推进啦啦操进校园的排头兵。2015年6月,普陀区在上海市率先成立“上海市普陀区校园啦啦操联盟”;2017年3月,由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主编的《普陀区小学啦啦操教程》一书出版,今年,普陀区啦啦操联盟组织专家创编完成了全新一套校园啦啦操,用于区内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啦啦操以全新姿态走进校园,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虽有政策引导,但师资不足仍是制约啦啦操在校园发展的瓶颈之一。采访中记者解到,有不少体育老师都在默默地为孩子们的兴趣和快乐,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参与本届赛事的传统强队威宁小学,于2012年开始开设啦啦操训练课程,短短几年就在阳光体育大联赛等赛事中摘金夺银。而这些闪耀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一位体育老师的无私付出——张悦,她本身是一位退役的专业体操运动员,凭着自身过硬的专业水平和学校里孩子们对啦啦操的热情,每周在繁忙的教务工作之余,她还要带教四次啦啦操训练课,每次一个半小时,而相应的“加班补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都没什么,你看看今天我们小队员里,有发烧、手臂受伤都在坚持比赛的。他们这么喜欢,这么肯吃苦,作为老师来说只要孩子们没有遗憾,我所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张悦说。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姚勤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等版权权利请告知 wzz#tom.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